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MZ008)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文忠祥范静许四辈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土族民间信仰纳顿面具舞舞蹈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24-127,共4页许四辈 文忠祥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07XMZ008)
关于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本文在对土族民间信仰比较全面的调查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解读,并就民间信仰与土族社会互动关系给予了观照。
关键词:土族 民间信仰 和谐社会 
环西宁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圈建设探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37-42,共6页范静 文忠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MZ008)
本文从开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角度,探讨建设环西宁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圈的优势、可行性,提出建设策略和若干发展模式。
关键词:环西宁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圈 旅游城镇 民俗文化 
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被引量:5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文忠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准号07XMZ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信仰民俗在土族社会中,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也发挥着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社会功能。信仰民俗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信仰民俗 社会秩序 土族 
同仁年都乎村土族“於菟”仪式舞蹈的文化蕴涵被引量: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范静 文忠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项目编号:07XMZ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年都乎村每年定期举行"於菟"仪式。"於菟"舞蹈虽然单一,舞蹈动作具有非情节性,但却充满象征性,为"於菟"仪式最终目的服务。舞蹈构成"於菟"仪式的主干部分,是人神关系得到交流、强化,民众凭借神灵威力达到村落"洁净"的核心。"於菟"舞蹈...
关键词:年都乎村 於菟 仪式舞蹈 
土族“纳顿”舞蹈的文化解读被引量:7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文忠祥 范静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民族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准号07XMZ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以民间舞蹈的视域对土族纳顿舞蹈文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纳顿"舞蹈不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程式性,而且与信仰互相借助得到发展和传承,是土族社会伦理和民族心理的直接表达形式,是族群认同的纽带,表演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
关键词:土族 纳顿 会手舞 面具舞 舞蹈 
土族民间信仰中的洁净观念初探被引量:6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文忠祥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准号07XMZ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长期以来,土族民间信仰中存在"不洁"和"洁净"观念。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洁净观念中人与恶灵的关系、"不洁"和"洁净"的二元对立及相互转化仪式,并对其心理根源和社会功能作了探讨。
关键词:土族 民间信仰 洁净观念 恶灵 
论土族民间信仰象征被引量:3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5-31,共7页文忠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准号07XMZ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土族民间信仰中的象征体系从象征思维、结构、具象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土族民间信仰象征内容十分丰富,且随着社会的演进,其程序亦不断发生异化。
关键词:土族 民间信仰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