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作品数:28被引量:54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登义吴孝兵张志强储玲王广林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淡水渔业》《生态学杂志》《癌变.畸变.突变》更多>>
相关主题:免疫组织化学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爬行类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免疫组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年第5期508-511,共4页张志强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基金(wd-2010-02)
5-羟色胺是一种单胺类,约95%以上分布于胃肠道中,关于其形态学特征和分布密度的研究是比较组织学和比较内分泌学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总结了爬行动物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布密度规律,概述了分类地位、食性和栖息地环境与...
关键词:爬行动物 消化道 5-羟色胺细胞 分布密度 
红耳龟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8
《淡水渔业》2009年第3期68-72,共5页张志强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基金(2002)
应用5种特异性哺乳动物胃肠激素抗血清,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鉴别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内分...
关键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王锦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5
《生物学杂志》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张志强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1kj099);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基金
应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王锦蛇(Elaphe carinata)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进行了观察。5-HT细胞在胃幽门部最高,胃体和十...
关键词:王锦蛇 消化道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山地麻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2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金显文 黄山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目的应用六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山地麻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密度进行研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5-HT-IR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而以胃幽门部位最高,十二指肠部位密度其次,食管、回肠、直肠段密度最低。SS...
关键词:山地麻蜥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铜、铅、镉、锌、汞和银离子复合污染对水螅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36
《生物学杂志》2007年第3期32-35,共4页陈娜 郝家胜 王莹 苏成勇 吴本富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03zd);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高校"十五"规划优秀人才基金资助课题
以水螅(Hydrasp)为例,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Hg2+、Cu2+、Cd2+、Ag+、Zn2+和Pb2+对其单一和复合毒性效应。单一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水螅毒性大小顺序为Hg2+>Cu2+>Cd2+>Ag+>Zn2+>Pb2+。复合毒性实验表明...
关键词:重金属 单一和复合污染 急性毒性 水螅 
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7
《四川动物》2007年第2期294-296,I0006,共4页张志强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省高校青年基金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5-HT在其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
关键词:赤链蛇 消化道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安徽产两种山罗花属植物及其居群叶的微形态比较
《植物研究》2007年第2期159-164,共6页胡金蓉 周守标 李金花 王影 罗琦 王贵军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资金资助项目
利用离析法、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安徽产2种3居群山罗花属植物的叶进行了微形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深波状至重波状;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角质层具条状纹饰;表皮上有表皮毛和腺毛分布,...
关键词:山罗花属 叶片 微形态 
Cd^(++)对草履虫种群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7
《生物学杂志》2006年第1期19-21,30,共4页胡好远 郝家胜 靳璐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3kj003zd);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2004jg122);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研究20℃培养条件下Cd++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种群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d++对草履虫的24hLC50为0.3294mg/L,Cd++浓度对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浓度组(0.25和0.30mg/L)下草履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
关键词:草履虫 Cd^++ 种群增长率 LC50 
铅、镉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对水螅的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28
《生命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王莹 郝家胜 陈娜 苏成勇 吴本富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03zd);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高校"十五"规划优秀人才基金资助课题;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以水螅为实验生物,采用相加指数法,研究了铅、镉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铅和锌共存时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而镉和锌,镉和铅共存时主要表现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铅、镉和锌三者共存时的联合毒性较为复杂,三...
关键词:   联合毒性 水螅 
珍稀濒危植物小花木兰传粉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3
《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8期853-857,共5页王立龙 王广林 刘登义 王兴明 沈章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27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043501);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定株观测,对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野生种群和人工栽培种的开花物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木兰花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花期20 d左右,单花花期一般为5~7 d,盛花期为6月1~5日;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变化明显,花粉在花...
关键词:小花木兰 开花物候 传粉效率 结实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