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麻蜥

作品数:25被引量:10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雪峰吴义莲孙建梅邹寿昌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宁省蜥蜴类新纪录——山地麻蜥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14年第3期384-385,共2页史静耸 齐硕 李丕鹏 
2013年8月6日~11日,作者在辽宁省凌源市进行野外调查,于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田地边缘的山麓(40°48'02.3″N,118°54'11.4″E~40°48'09.5″N,118°54'11.6″E,海拔约693 m)采集到蜥蜴标本3号,另于居民住宅附近低矮丘陵顶部(40...
关键词:山地麻蜥 蜥蜴类 辽宁省 动物研究所 标本室 野外调查 居民住宅 师范大学 
药用蜥蜴市场行情走好
《农村新技术》2011年第5期59-59,共1页黄克 
麻蜥是晰蜴目蜥蜴科的一属,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品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 安徽省亳州市敬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售的麻蜥价格为180元(干品,千克价,下同)。公司经理滕...
关键词:蜥蜴科 市场行情 药用 山地麻蜥 市场价格 华北地区 跌打损伤 安徽省 
安徽宿州山地麻蜥卵孵化温度效应
《动物学杂志》2011年第2期120-125,共6页吴义莲 张著元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KJ2010B147);滁州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No.2010xs056)
用3个恒定温度(27、30、33℃)和波动温度(14.0~37.5℃)孵化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卵。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卵孵化成功率差异不显著,但温度对孵化期、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及疾跑速度有显著影响;27、30℃和波动温度下孵出幼体的SV...
关键词:山地麻蜥 孵化温度 波动温度 幼体特征 
两种麻蜥卵和孵出幼体的特征
《四川动物》2009年第6期905-906,共2页吴义莲 许雪峰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2kj233);滁州学院教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研究了山地麻蜥和丽斑麻蜥实验条件下的卵及孵出幼体的特征。山地麻蜥产卵雌体的体长大于丽斑麻蜥,窝卵重小于丽斑麻蜥,但平均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丽斑麻蜥相似。两种蜥蜴均通过增加卵长径和卵短径来增加卵重,但卵的外形不同,山地麻蜥卵...
关键词:山地麻蜥 丽斑麻蜥  孵出幼体 
山地麻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2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金显文 黄山 吴孝兵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
目的应用六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山地麻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密度进行研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5-HT-IR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而以胃幽门部位最高,十二指肠部位密度其次,食管、回肠、直肠段密度最低。SS...
关键词:山地麻蜥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山地麻蜥7个Dmrt基因成员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第6期571-575,共5页李洁 芮金龙 彭巧铃 聂刘旺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06kj113zd)
Dm rt基因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结构域,在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的调控中担负着重要的功能。本文采用简并PCR技术,扩增和克隆了山地麻蜥(Erem ias breuchleyi)基因...
关键词:山地麻蜥 DMRT基因 DM结构域 简并PCR SSCP 
山地麻蜥的生态观察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06年第2期367-368,共2页薛之东 张青霞 王金燕 
2003~2005年,在蟒河保护区对山地麻蜥的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表明,山地麻蜥在本区的繁殖期为5~7月,5月为交尾盛期,经过25~28天挖洞产卵,孵化时间为50天.在该区的遇见率为2.6只/km.9月下旬入蛰,翌年的3月底出蛰.
关键词:山地麻蜥 生态 蟒河保护区 
山地麻蜥生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05年第3期359-366,共8页冯照军 孙建梅 赵彦禹 刘缠民 
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2AXW010)
山地麻蜥主要栖息在市郊海拔大于100 m的山丘上部及山顶.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麻蜥正常密度大约为1只/100 m2,其数量与山丘土石状况、植被盖度及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与植被类型关系不大.山地麻蜥似乎有一定的'护洞'行为.主食昆虫和蜘蛛,春...
关键词:山地麻蜥 种群生态 食物生态位 性比 年龄分组 
温湿度对山地麻蜥孵化卵、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Zoological Research》2005年第1期55-60,共6页许雪峰 吴义莲 张建龙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滁州学院院教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用 6种温湿度条件孵化安徽宿州乾山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卵 ,观测孵化卵质量变化、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以及孵出幼体特征。卵在产出后 1h内收集 ,共设置 3× 2种温湿度处理 (温度分别为2 7、 30和 33℃ ;湿度分别为 - 2 2 0...
关键词:山地麻蜥  孵化率 温度 湿度 幼体 孵化期 
山地麻蜥的雌性繁殖和孵出幼体特征被引量:2
《生物学杂志》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许雪峰 吴义莲 张建龙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2kj233)资助项目
山地麻蜥年产多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卵重与窝卵数无关。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卵长径与卵短径呈正相关,卵长径、卵短径与窝卵数无关。雌体通过增加窝卵数和卵大小增加繁殖输出。孵出幼...
关键词:山地麻蜥 雌性繁殖  孵出幼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