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冬生张义全杨瑞馥邱业峰马立芝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武警总医院江苏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微生物学通报》《生物技术通讯》《武警医学》《军事医学》更多>>
相关主题:副溶血弧菌生物膜毒力A蛋白细胞毒性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phA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opT的转录调控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2015年第10期1971-1976,共6页张伟 侯书宁 何婷 徐淼 黄新祥 杨瑞馥 周冬生 张义全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14JDG1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70127)
【目的】研究副溶血弧菌AphA对vop T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提取野生株(WT)和aphA突变株(ΔaphA)的总RNA,采用引物延伸实验研究vop T的转录起始位点,并根据产物的丰度差异判断AphA对其调控关系。分别将WT和ΔaphA的总RNA逆转录成c DNA...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转录调控 AphA VOPT 
H-NS对副溶血弧菌泳动能力的调控研究被引量:1
《军事医学》2015年第9期694-697,共4页王洁 林磊 孙凤军 董新波 侯书宁 周冬生 殷喆 张义全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4JDG166);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KLPBS1438,SKLPBS14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127)
目的研究H-NS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泳动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将VP接种于泳动实验平板上,37℃静置培养4.5 h后,通过比较不同菌株间菌苔直径的差异来判定H-NS对泳动表型的影响。提取WT和hns基因突变株(Δhns)的总RNA...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泳动 
盐度和温度对副溶血弧菌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军事医学》2014年第12期962-964,共3页董新波 张义全 杨瑞馥 谢传晓 周冬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127)
目的研究盐度和温度调节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运动能力。方法将副溶血弧菌接种于不同盐度(0.5%、1.0%、2.0%和4.0%)的爬动和泳动平板上,37℃静置培养4.5 h后,通过比较不同盐度条件菌苔直径的差异来判定盐度对运动能力...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运动能力 盐度 温度 
利用优化的5′-RACE实验定位副溶血弧菌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被引量:2
《生物技术通讯》2014年第3期328-332,共5页李杰 张义全 高鹤 王丽 胡小许 周冬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2012A103)
目的:优化5′-cDNA末端快速扩增(5′-RACE)实验平台,用于定位副溶血弧菌(VP)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方法:提取VP的总RNA,用rDNaseⅠ消化去除可能污染的基因组DNA;利用T4 RNA连接酶将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连接至RNA的5′端,进而将其逆转...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5'-cDNA末端快速扩增 转录起始位点 
AphA蛋白促进副溶血弧菌c-di-GMP合成和生物膜形成被引量:4
《微生物学报》2014年第5期525-531,共7页黄倩 张义全 胡小许 王丽 杨瑞馥 钟青萍 周冬生 黎晓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127)~~
【目的】综合运用表型和分子生化实验研究AphA蛋白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菌落褶皱和结晶紫染色实验比较aphA突变株(ΔaphA)和野生株(WT)的表型差异;进而利用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方法分别检测ΔaphA和WT...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生物膜形成 c—di—GMP AphA scrABC scrG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被引量:9
《生物技术通讯》2013年第6期871-876,共6页马立芝 郭李平 邱业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604)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发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其在临床上主要引起3种疾病,即胃肠炎、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着重介绍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毒力基因表达调控...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致病机制 毒力 
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Raw-264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武警医学》2013年第9期796-799,共4页马立芝 郭李平 王立祥 赵志兵 张广州 周冬生 邱业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604)
目的建立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Raw-264细胞模型,并以此评价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RIMD2210633株与其重要致病相关基因opaR基因敲除株的毒力。方法以Raw-264细胞为靶细胞,RIMD2210633株及其opaR基因敲除株为效应细胞,通过优化条件,利用Cyt...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细胞毒性 Raw-264 opaR 
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8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5期439-443,共5页李迎丽 张义全 闫小娟 刘梦颖 杨瑞馥 邱景富 周冬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3087137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604)
目的构建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株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靶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片段,然后以上下游同源臂片段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同源臂融合片段。将同源臂融合片段经酶切处理后克隆到自杀质粒pDSl32中。通过结合...
关键词:弧菌属 质粒 生物膜 基因敲除技术 突变 
一种定量测定副溶血弧菌溶血活性的方法
《军事医学》2013年第4期307-310,共4页姜汉雯 王开功 张义全 黄倩 胡小许 杨瑞馥 周冬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127,30930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9CB522604)
目的建立定量评价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溶血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以大耳白兔红细胞为靶细胞,野生型VP标准株RIMD2210633(J5421)、opaR敲除株、toxR敲除株的菌体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调节感染菌量及孵育时间来优化条件...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溶血活性 opaR toxR 
两株副溶血弧菌标准株的肠毒性及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比较被引量: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6期154-156,共3页马立芝 郭李平 王立祥 王凤林 刘亚华 赵志兵 张广州 周冬生 邱业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1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604)
目的评价两株副溶血弧菌标准株在肠毒性、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上的毒力差异。方法通过兔回肠袢实验、Raw264细胞毒性实验和兔红细胞溶血实验比较临床分离株RIMD2210633(tdh+、T3SS1+、T3SS2α+、T3SS2β-、trh-)和环境分离株S251(tdh-、T...
关键词:弧菌 副溶血性 肠毒性 细胞毒性 溶血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