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810B02)

作品数:22被引量:1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灵叶巧明陈善华刘思维李小洁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化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考古与文物》《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主题:杂化材料矿物材料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工业矿物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金沙出土古象牙文物的微生物特征及其防治方法探讨被引量:6
《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100-102,共3页旦辉 汪灵 王冲 常嗣和 樊华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2004BA810B02)
关键词:成都金沙遗址 象牙 方法探讨 生物特征 文物 出土 防治 三星堆 
抗菌矿物材料及其研究现状被引量:4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9年第2期11-16,共6页王冲 汪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30)
抗菌矿物材料是指以矿物为载体,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具有抗菌性能的功能矿物材料。目前,抗菌矿物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载体矿物、抗菌剂和制备工艺等三个方面。载体矿物多利用具有微孔道结构和离子交换性能的天然矿物,如沸石、...
关键词:抗菌矿物材料 抗菌剂 载体 制备工艺 
中国出土漆器文物及其保护研究现状被引量:10
《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黄湛 汪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30)
介绍和总结了中国漆器文物的特点以及漆器文物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对漆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介绍了目前中国漆器文物的研究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出土漆器文物是由漆膜和漆胎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其组成和...
关键词:漆器 出土漆器 文物保护 
矿物材料学的内涵与特征被引量:15
《矿物岩石》2008年第3期1-8,共8页汪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30,40472028);“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
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矿物材料学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定义、内涵与特征等基本问题与材料科学的从属性和独特性,多年的研究认为:矿物材料学是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合成、性能和...
关键词:矿物材料学 矿物材料 矿物科学 矿物原料 工业矿物 
共溶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PVA/SiO_2杂化材料的影响被引量:3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第5期76-79,共4页叶巧明 邱泽皓 汪灵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030)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得了透明PVA/SiO2杂化材料,重点研究了共溶剂的选择对杂化材料相分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使用不同共溶剂制备PVA/SiO2杂化材料体系中产生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胶-凝胶法制备...
关键词:溶胶-凝胶 聚乙烯醇/二氧化硅杂化材料 共溶剂 
硬脂酸对石蜡熔点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112-115,195,共4页汪灵 王一鸣 郑夏 胡子文 乔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30);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
为了给石蜡性能改进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字熔点仪、材料万能试验机等,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0~100%范围内,研究了石蜡-硬脂酸混熔体系的熔点和抗压强度特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石蜡...
关键词:石蜡 硬脂酸 强度 熔点 红外吸收光谱 
石蜡的溶蚀特征及其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3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2-125,6,共4页汪灵 乔峰 胡子文 王一鸣 翟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30);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
针对非原油生产中石蜡从使用对象及其表面清除的问题,通过测定石蜡在几种常见试剂中的失重率、清蜡速度和溶解度等,研究了石蜡的溶蚀特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溶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蜡对香蕉水、丙酮等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并具...
关键词:石蜡 清蜡剂 汽油 松香水 乙醚 红外吸收光谱 
PDMS/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第12期19-24,共6页周述慧 叶巧明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28);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2003A142)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均匀透明的PDMS/SiO2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热分析仪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杂...
关键词:杂化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 正硅酸乙脂 
矿物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1
《应用化工》2007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周述慧 叶巧明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4BA810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28);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2003A142)
矿物材料是以矿物为主要或重要组分的材料,以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介绍了膨润土、沸石、海泡石、坡缕石、水滑石等矿物材料的催化性质及应用现状,展望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矿物材料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应用前景 
溶胶-凝胶法制备HEC/SiO_2杂化材料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374-378,共5页叶巧明 汪灵 李兴伟 邱泽浩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2004BA810B02)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HEC/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探讨水硅比、HEC含量、溶剂量、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用量、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凝胶化过程,特别是材料干燥体积收缩的影响,得出在本...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杂化 HEC/SiO2 杂化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