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D038)

作品数:14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建朝张欢谢万章戴虎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音乐学》《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歌海》更多>>
相关主题:哈萨克族丝绸之路木卡姆奥尔冬不拉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声音与乐器历史属性——以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弓弦乐器阔布孜研究为例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15年第1期31-38,共8页王建朝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11BD038);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重点项目"中--哈两国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比较研究"(040912B05);2011年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XJNUZY201112)
对一件乐器历史属性的判定可能有多种手段,要么借助于相关文献典籍的记载,要么借助于考古实物的时间鉴定,要么借助于一个族群对于一件乐器声音属性的历史认同。关于前两者,学界早已有丰硕成果频频问世,而后者却鲜有提及。本文以哈萨克...
关键词:乐器声音 乐器历史属性 哈萨克族群 阔布孜 
功能视域下的宗教仪式音乐研究——以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市的伊斯兰教“聚礼”礼拜仪式研究为例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5期79-85,共7页王建朝 
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XJNUZY201112);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1BD038);2012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重点项目"中-哈两国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40912B05)资助
文章以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市的伊斯兰教穆斯林"聚礼"礼拜仪式(又俗称之"做乃麻子")的民族志调查为个案,从局外人之"客位观"和局内人之"主位观"的双重视角,对礼拜仪式中音乐所发挥的多重功能性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和阐释,据此对"音乐...
关键词:音乐功能论 哈萨克斯坦 伊斯兰教 聚礼 仪式音乐 
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地区乐舞艺术被引量:3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7,共7页张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11BD038)阶段性成果
中亚居民的历史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是中亚研究的主题,中亚地区的乐舞艺术作为中亚文明的重要内容,必然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即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开始去认识、了解中亚乐舞艺术。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国各民族、部落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体裁、...
关键词:丝绸之路 中亚 阿富汗 巴基斯坦 乐舞艺术 
克里阳麦西热甫木卡姆及其特点被引量:2
《中国音乐》2014年第3期54-59,共6页巴吐尔.巴拉提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项目为号:11BD038)的阶段性成果
克里阳麦西热甫木卡姆是曾经在和田地区皮山县的克里阳、阔什塔格、卡拉苏、皮西纳、巴西兰盖尔等地流传的一种民间木卡姆形式。眼前只有在克里阳乡的群众娱乐活动中才能见到这一独特的音乐事象,而学术界对此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
关键词:克里阳麦西热甫木卡姆 表演形式 形态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手鼓
《中国音乐》2014年第2期60-65,165,共7页张欢 谢万章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11BD038)阶段性成果;新疆高校重点文科基地《中亚音乐文化中心》重点项目;《中亚音乐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NU201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数字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YS103
手鼓,是中国维吾尔族的代表乐器之一,但是,有关手鼓的渊源则是不清楚的。一般人认为源自阿拉伯世界,然而,其历史情况还是鲜为人知。其实,手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名称均不一样。最早的手鼓则是源自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之后,由...
关键词:丝绸之路 手鼓 美索不达米亚 波斯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纳格拉被引量:2
《中国音乐》2014年第1期51-55,192,共6页张欢 谢万章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11BD038);新疆高校重点文科基地重点项目《中亚音乐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XJNU201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数字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11CYS103)
纳格拉(Nagela)鼓是中国维吾尔族的代表乐器之一,目前在伊斯兰世界普遍使用,乐器本身则是大同小异。纳格拉鼓与古代西域的羯鼓有密切关系,与古代中亚羯人的"正鼓"与"和鼓"更有渊源关系。纳格拉鼓曾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军乐,在阿拉伯世界得...
关键词:丝绸之路 伊斯兰世界 纳格拉 流传 
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被引量:1
《歌海》2013年第6期13-19,共7页王建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达斯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0S38);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1BD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现存形态和多元价值,结合联合国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念,借鉴中国其他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对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达斯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关键词:维吾尔族 民间说唱 达斯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和田维吾尔木卡姆及其形成探析
《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4期113-117,共5页巴吐尔.巴拉提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编号11BD 038)的阶段性成果
"克里阳麦西热甫木卡姆"和"墨玉木卡姆乃额曼"是目前仍流传在和田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但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而有些观点则简单地将其划归为《十二木卡姆》的变体。笔者以在和田地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这两种民间音乐形式...
关键词:和田木卡姆 形态特征 形成背景 
伊犁赛乃姆舞蹈族群认同阐释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买尔哈巴.米吉提 戴虎 
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11BD038);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XJEDU040912C02);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音乐学招标项目(13XSXZ0906);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JNU12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伊犁赛乃姆是伊犁维吾尔人族群意义的表达;是伊犁维吾尔人"我群"与"他群"的个性标识,它重建着伊犁维吾尔人关于族群历史的记忆,弥合着伊犁维吾尔人族群代际承传的沟壑,协和着伊犁维吾尔人族群内外部关系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伊犁赛乃姆 舞蹈 族群认同 阐释 
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之开发路径探究
《音乐大观》2013年第9期114-115,共2页王建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达斯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0S38);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1BD038)资助
本文试图对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路,并对每条思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
关键词:维吾尔族民间说唱 达斯坦 开发和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