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FX002)

作品数:10被引量:16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长山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法商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法治秩序法治进程公共领域医改公共政策合法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反腐的“体制外”运行及其风险控制被引量:30
《法商研究》2014年第6期3-11,共9页马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FX002)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导致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的"广场化",一切公权力的运行都必须面临公众的监督、评判和检验,当体制内反腐的动力不足或公信力流失时,"体制外"的网络反腐就会火爆登场。然而,网络反腐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推动反腐进程的...
关键词:网络反腐 公共领域 理性参与 制度反腐 
公共议题下的权力“抵抗”逻辑——“彭水诗案”中舆论监督与公权力之间的博弈分析被引量:6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21-29,共9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FX002)"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
近年来,公共舆论对公权力的监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博弈化的复杂态势,通过彭水诗案的分析表明,媒体舆论经过"公共议题"设置后形成了层级推进、多维质疑的追问方式,但公权力在这种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面前,则往往会采取迂回"死扛"、暗渡...
关键词:公共舆论 公权力 抵抗逻辑 法治国家 
法外“政治合法性”对司法过程的影响及其消除--以“李国和案”为例被引量:16
《法商研究》2013年第5期3-11,共9页马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FX002)
公共舆论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在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舆情公案"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对"李国和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人们一直指陈"舆论干预司法"、"舆论审判"、"多数暴力"等弊害,但是舆论并未直接进入司法体系,而是通过输...
关键词:公共舆论 政治合法性 司法过程 法治秩序 
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与走向——以医改进程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9
《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20-36,共17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06BFX002)的最终成果之一
公共政策合法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法治理论问题,也是法治秩序得以形成的重要变量。三十年来的"医改"进程表明,公共领域正在中国蓬勃兴起,并促进了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的时代转向,即从内部创议走向社会动员、从公众默认走向价值回归、...
关键词:医改进程公共政策 合法性供给 法治秩序 
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民主化重建——公共领域视野下的“医改”进程审视被引量:3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58-66,82,共10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06BFX002)的结项成果之一
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正在蓬勃兴起,并展现出浓重的法治诉求。特别是"医改"的议题设置及其"问题化"、方向讨论中的利益博弈、"案件"披露的制度性反思等等,在公共领域中形成了巨大的"层级"共振和溢散效应,不仅对公共政策合法性进行了民主...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 公共政策合法性 公共领域 民主法治 
法治的平衡取向与渐进主义法治道路被引量:65
《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3-27,共25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批准号06BFX002)的立项资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
法治是非模式化、流动和地方性的,在当代呈现一种互动平衡取向,即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权利与权利的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法律与多元规则的平衡。这些平衡遵循着正义原则、法益衡量和价值差序原则、公益福利原则、合理容忍原则和现实...
关键词:法治平衡 法治道路 法治秩序 
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被引量:24
《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1-8,共8页马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建构”(06BFX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层变革,因而公民性重塑也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也促发了文化断裂,而由于历史等因素导致的公民性缺失,致使文化断裂背景下的价值真空、道德滑坡...
关键词:公民性塑造 文化断裂 公民性缺失 过程公民权 积极公民 
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被引量:4
《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马长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领域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项目编号:06BFX002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民社会 公民社会 法治进程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意义与困惑
《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57-60,共4页马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06BFX002)
关键词:中国法律 理想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法制与社会发展》 法学研究 前瞻性思考 法律出版社 改革开放 
多元和谐秩序建构中的法律功能及其实现被引量:9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1-8,共8页马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领域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6BFX002)
和谐社会是一个异质多元的社会,因而它必然赋予法律以多元利益与权利的平衡器、协调器的本质属性,并决定法律具有多元权利的确认与维护、利益冲突的平衡与协调、自由理性秩序的推进与维护、制度运行机制的反思与回应、法律意识及法治观...
关键词:和谐社会 法律功能 法治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