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作品数:1661被引量:290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國陈寅恪文化学人编后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來新夏吴存存秦燕春白化文卞孝萱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秋秦公鎛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一位真誠的知識分子 紀念樂黛雲先生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37-338,共2页陳越光 
2024年9月9日上午,樂黛雲先生的骨灰安葬儀式在北京萬佛華僑陵園舉行,中國文化書院和北大中文系、哲學系以及北外等機構的六十多位師生送別樂老師。
关键词:北大中文系 骨灰 北外 
當代英雄 追念樂黛雲先生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39-340,共2页劉夢溪 
不意樂黛雲先生也離我們而去了,距湯一介先生去世整好十年。湯先生去世的時候,樂先生希望我寫一篇紀念文字,我沒有寫。《湯一介文集》出版座談會,我有一個發言,後來整理成文。
关键词:十年 整理 出版 
智者大師與法華經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41-344,共4页劉進寶 
國淸寺位於浙江省臺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淸”,大業元年(605)改名為國淸寺。天台國淸寺與齊州靈岩寺(在今山東長淸縣)、潤州栖霞寺(在今江蘇南京市)、荆州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縣),幷...
关键词:山東 栖霞寺 玉泉寺 天台寺 浙江省 
清辯菩薩傳略 以名諱、生平、傳說爲中心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45-362,共18页何歡歡 
清辯是活躍於公元五、六世紀的南亞思想家,中觀學派的實際建立者,一般被尊稱爲“清辯菩薩”。目前公認屬於清辯的著作在漢傳佛教中有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玄奘譯《大乘掌珍論》,藏傳佛教中主要流行智藏和焦若魯堅贊翻譯的《般...
关键词:清辯 《大唐西域記》 玄奘 中觀派 
近代中國佛教與世界 以譚嗣同的“愛國”佛教思想爲中心的研究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63-377,共15页李雪濤 
作爲戊戌變法勇猛鬥士及“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生平篤信佛教,遗集中有不少詩文涉及佛教思想、佛學理念,且從中國佛教資源中繼承了諸如“平等”、“無我”、“無畏”等思想,進一步從中國近代以來啓蒙運動的意義上對這些概念進行了闡釋...
关键词:譚嗣同 “愛國”佛教思想 中國近代史 變局 
“其辭極溪刻,指摘甚當” 有關入矢義高兩篇書評的一些史料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78-398,共21页高山杉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針對新中國出版的古典文史研究著作,日本漢學家入矢義高曾經連續發表過一系列的學術書評。在被評的著作中,既有史學耆宿鄧之誠的絕筆之作《東京夢華錄注》,也有史學新星蔡美彪的最初專著《元代白話碑集録》。入矢的這...
关键词:入矢義高 鄧之誠 蔡美彪 《東京夢華録注》 《元代白話碑集録》 
語藏、詞藏、字藏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399-401,共3页王丁 
現代中國學術術語的形成和發展,是在近代海通之後由繼承傳統和借鑒東西兩手合力而得實現的。就“詞匯”這個詞而言,既有目前熟知的“字彙”“詞彙”和“語彙”等同義詞,也曾存在過相對罕见的“語藏”“詞藏”和“字藏”,由陳寅恪、劉半...
关键词:現代學術詞彙 陳寅恪 劉半農 楊聯陞 vocabulary Wortschatz 
首部《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測定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402-410,共9页張伯偉 
胡小石《中國文学批评史》是一部抄本,上面有他的批注,藏於南京大学圖書館。此書徙未出版,外界亦開所未開。通遇廣泛搜集内外證據,并在此基上可以作出测定,本書是首部國人撰寫的《中國文学批评史》,以往人們認知中的陳鍾凡《中國文學批...
关键词:胡小石 首部《中國文學批評史》 
編後
《中国文化》2024年第2期411-411,共1页
這期是《中國文化》第六十期。六十期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只不過好文章、特殊的文章比平時更多,陣容更壯觀而已。本期特辟“甲辰懷人”專欄,追念不久前去世的樂黛雲先生,連同紀念十年前去世的湯一介先生。他們是當代學術界的典範人物。
关键词:文章 甲辰 去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