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作品数:4986被引量:2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主办单位:河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书法艺术书法家篆刻墓志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谷国伟郑志刚谷松章郑志刚周利锋更多>>
发文机构:郑州大学渤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梁启超手稿四种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1-8,共8页梁启超 
“理想社会”的开拓途径:对梁启超晚年讲演中“美育”思想的观照——兼看其在1926清华学校《书法指导》讲稿中的体现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黄汉霖 
20世纪初期,梁启超以开放的学术姿态面临中西文化融汇的局面,在其晚年的讲演活动中,以“趣味”为核心,“文化”为根砥,“科学”“美术”为中介,“育人”为目标的美育思想,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意识与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整合成新的“主流走...
关键词:梁启超 美育 书法指导 讲演 
书法一隅的梁启超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17-17,F0002,共2页今堂 
在艺术范畴的各门类中,大约没有哪一项像书法这样在中国乃至华人圈广泛而普及。大凡可援笔写字,似乎皆有“书法”的可能。从数千年前陶器甲骨上的描刻,到现今街头招贴涂鸦,或高雅或低俗,总有人以“书法”的名义著文解析,纷纷扰扰间,书...
关键词:纷纷扰扰 艺术范畴 华人圈 梁启超 书法 
大道之行:不断体现创造活力的“百年名社”庆祝西冷印社建社120年系列活动总序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18-20,共3页陈振濂 
120年辉煌灿烂,120年孤岛守望,120年仙风道骨,120年金石铿锵,120年丹青记史,120年铁笔纵横。波澜壮阔,宠辱不惊;存传统之文脉,继往圣之绝学。这是120年来西冷印社的志士仁人贯穿始终的精神维系。清末民初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必定会遭遇各...
关键词:西冷印社 创造活力 大道之行 志士仁人 清末民初 破坏力 
笔墨里的山花烂漫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21-22,共2页韦斯琴 
非常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既敬重传统,又接纳时尚的伟大时代。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也能备受尊重。这是中华文明有史以来,女性群体最自由也最光彩夺目的时代。因为自由,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热爱的笔墨,怡然在书斋里畅游人生。因为自由,我们...
关键词:知识女性 女性群体 中华文明 书斋 笔墨 怡然 自由 
当代书法语境下的《圣母帖》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李在兵 
怀素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其小草《圣母帖》继承“二王”小草书风,以草篆笔法融章草笔意,古茂道劲,浑穆圆转,契合以展厅展示为主要目的的当代草书创作。《圣母帖》的审美特质,对当代草书学习创作有较大的启鉴意义。
关键词:《圣母帖》 审美特质 现代意味 
论书百韵笔略·第十一期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28-29,共2页黄修珠 
薄儒书其一一见王孙^([1])笔势惊,毫端变幻似龙争。行家但论碑和帖^([2]),王谢堂前空负名。其二论书还数旧王孙,工写兼能^([3])古气存。却扫崇碑三百载^([4]),百川从此辨宗门。注:[1]溥心畬(1896—1963),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
关键词:论书 溥心畬 笔势 西山逸士 羲皇上人 崇碑 
从“二爨”中的简化字看中原文化在西南边睡的传承与创新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30-32,共3页辛魁鹏 
2023年第一批--曲靖师范学院--苏州佳谱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0808360607285)研究成果。
被誉为“南碑瑰宝”的《爨宝子碑》和“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世人推崇,认为是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列的书法奇葩。其书法有极大的艺术价值,也是重要的史料资源。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细节进行研究和考证,以...
关键词:《爨宝子碑》 《翼龙颜碑》 简化字 中原文化 西南边睡 
郝经书法观与其政治意涵的建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刘泽勇 
郝经著有《移诸生论书法书》《叙书》及一系列论书诗、题跋;在政治上,提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的命题,开启了“中国”观的理学化倾向。本文从郝经书学理论出发,梳理其中蕴含的崇古书学观,并重新审视郝经书学观...
关键词:郝经 金末元初 政治观 理学思想 
论翁同龢与何绍基的交游对其书法的影响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何绪虎 
众所周知,在书家书风形成的过程中,除却对古人经典碑帖技法的继承外,师友间的交游往来也是其书风形成的至关因素之一。通过对翁同众多的交游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何绍基对其书法实践的影响几乎贯穿了一生。翁、何二人的交游,是晚清碑学发...
关键词:翁同龢 何绍基 书法 交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