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作品数:9088被引量:76620H指数:60
导出分析报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办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变化干旱区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农户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作者:延军平任志远马耀峰赵景波石培基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石培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湟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0期80-90,共11页黄万状 石培基 尹君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130);兰州城市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LZCU-BS2023-15);甘肃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4B-143)资助。
科学合理的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有助于城市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文中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模型对河湟地区2005-2022年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2年,河湟地区城市体系的空...
关键词: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网络结构 演变特征 河湟地区 
基于乡镇尺度的兰西城市群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7期104-111,共8页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0)资助。
以乡镇(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西城市群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两极化,"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城乡差异所致的"核心-外围"结构明显,呈"大分散、小集中"的...
关键词:人口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乡镇尺度 兰西城市群 
甘青宁地区自助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与优化被引量:1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2期197-203,共7页刘骁啸 石培基 赵瑞东 陈喜东 张文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0)资助
文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甘青宁地区自助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从整体与局部的视角对自助游空间网络进行了细化定量分析,以期为该地区旅游网络优化及跨域旅游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甘青宁地区自助游网络发育不完善,...
关键词:自助游 空间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甘青宁地区 
基于SLEUTH模型的酒嘉一体化城市扩展预测被引量: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蒋海波 石培基 李骞国 陈芸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3)资助
文中运用SLEUTH城市扩展模型,借助GIS、RS技术,以酒(泉)嘉(峪关)地区1990、1996、2006、2014年Landsat TM/ETM+影像作为研究区基础数据来源,对酒泉市、嘉峪关市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模拟与预测。文中主要设置了四种情景模式:自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SLEUTH模型 城市扩展 情景模式 
基于GIS和组合赋权法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3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期175-180,共6页魏伟 石培基 周俊菊 颉斌斌 雷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1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TJ001);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107RJYA077)联合资助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0-2012年的GIS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结合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实现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
关键词:组合赋权法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时空变化 GIS 
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民乐县为例被引量:2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135-141,共7页刘春雨 董晓峰 刘英英 潘竟虎 刘玲 石培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84)资助
从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出发,分析民乐县土地利用现状,并采用灰色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综合增长法预测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和DPSIR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 改进熵值法 DPSIR模型 民乐县 
甘肃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被引量:4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13-18,共6页郑晖 石培基 何娟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7RJZA104);甘肃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课题资助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甘肃省1996-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甘肃省2015年、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甘肃省 
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被引量:1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38-43,共6页何娟娟 石培基 高小琛 郑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西走廊经济带绿洲型城镇簇群空间成长过程;机理及管治研究"(编号:41271133)资助
在人口的压力下,土地后备资源日益短缺,退化严重。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闲散地、废弃地等浪费现象,农村居民点整理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中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从784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中提取数据,运用l...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 整理意愿 LOGISTIC模型 甘州区 
近20多年来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被引量:2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2期156-161,共6页魏伟 石培基 周俊菊 王兰英 王旭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78);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107RJYA077);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YB10034)联合资助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1986,1994,2000和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20多年来石羊河流域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在全流域草地和沙地占据优势,而武威绿洲以耕地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景观格局演变 景观空间结构 GIS和RS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被引量:2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102-107,共6页杨玉婷 石培基 潘竟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78)(41061017)资助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危害较大。研究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可为土地利用合理开发及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理论依据。采用G IS技术和土地利用综合分析方法,以甘州区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土地利用程度 区域差异 甘州区 GI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