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地建设》

作品数:1000被引量:2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能源基地建设》
主办单位:中国能源基地研究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煤炭工业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最新期次:2000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煤炭煤炭工业企业管理能源市场经济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雷仲敏张莲莲翟志华董继斌朱成章更多>>
发文机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热锅炉技术概述被引量:2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9-9,11,共2页郭永葆 
中国是世界上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生产的煤炭80%以上做为燃料直接烧掉,其中发电占28.6%,工业锅炉、窑炉占40%以上,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禁止原煤散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国策。改变能...
关键词:电热锅炉 电能 热能 应用 
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冲击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翟志华 
始于1999年3月份的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世界第三次石油危机”正步步逼近,甚至还有人说事实上危机业已形成。面对油价暴涨及其冲击,美国最近已动用了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其他国家和欧佩克...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 石油工业 国际市场 
世界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趋势被引量:1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李明强 王龙 
太原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洁净、安全、可持续供应、应用最广、最具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并非指太阳普照大地的自然恩赐,而是指人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把...
关键词:太阳能开发技术 发展趋势 太阳能利用技术 
国外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与应用被引量:13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15-16,共2页王海滨 
生物质能,即生物质能源,又称为“绿色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生物质是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经及其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它是一种古老的可再生能源。人...
关键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 生物质液化 生物质热解 
以沼气太阳能为纽带创建“生态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田——万元田”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17-17,20,共2页江风 张全国 赵建华 
河南省未来农业示范园创建的“生态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田”是以农户责任田为舞台,特定设施为空间,可控环境为条件,生物资源良性循环为原则,对农户责任田地表、地下、空中“三维空间”立体开发以增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生物资源”...
关键词:生态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田 太阳能 沼气 
放射环境管理被引量:2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40-40,共1页张润润 李俊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伴有辐射项目及同位素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放射污染。现对放射环境管理做一概要介绍。 放射环境管理是整个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防治核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及...
关键词:放射环境管理 管理对象 管理任务 管理工作 
鼓风机噪声及其控制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41-41,共1页姜小东 闫峰兵 
鼓风机的型号很多,根据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两种:①是离心式鼓风机,它是依靠转子叶片与气流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压力和动能的。②是容积式鼓风机,它是依靠转子容积的改变,将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气体的压力和动能的。容积式...
关键词:鼓风机 噪声 消声器 隔振 隔声器 
改变蒸煮配方使造纸黑液直接生产沥青乳化剂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42-42,共1页范春霞 
我们对麦草造纸蒸煮的配方加以改进,既能生产合格的纸浆,又使黑液直接成为副产品沥青乳化剂的新工艺,简便易行地解决了造纸黑液的综合利用问题,从而为解决造纸厂长期存在的黑液污染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蒸煮配方 造纸黑液 沥青乳化剂 
西部山青水绿 重在退耕还林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43-44,共2页彭珂珊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富集程度高,组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大,是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后备基地。但长期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严重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造成许多古代是森林密布、野兽出没之地变为荒山荒地...
关键词: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 
遥感与模糊集方法在城市次生灾害源调查中的应用
《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第6期44-45,共2页韦运昌 
城市环境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复合系统。这一复合系统在自然灾变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脆弱性,亦称作城市地生态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对灾变起着放大作用,使城市次生灾害如火灾、煤(毒)气泄漏、爆炸、放射物扩散所造成的危害和损...
关键词:遥感 模糊集 城市 次生灾害源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