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作品数:2390被引量:275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
最新期次:2020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学术刊物大学生楷模文献题名英文摘要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熊丽孙茜董国永王媛唐红枫更多>>
发文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军阀乱政:1930年卢兴邦掳掠福建省政府六委员事件再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118-123,共6页吴晶 姜良秦(指导) 
新立的福建省政府与闽北军阀卢兴邦矛盾激化,卢兴邦铤而走险,用土匪绑票的方式掳掠并监禁了六位福建省政府委员。事件发生后省政府无力解决此危机,求助于中央政府。蒋介石起初软硬兼施,待中原大战局势明朗之后,则施以军事手段解决此事,...
关键词:军阀 蒋介石 卢兴邦 福建省 “一六事件” 
论《宰娜布》中女性人物的伦理困境与抉择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李雅迪 黄晖(指导)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洲文学史》(项目批号:17FWW001)
海卡尔的小说呈现了20世纪阿拉伯世界中的伊斯兰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矛盾斗争史。海卡尔以人物的伦理困境切入,展现个人内部道德的重塑过程,以微观的穆斯林家庭内部的冲突,来反映乡村伦理秩序的变化,进而揭示埃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宰娜布》 伦理困境 身份冲突 伦理选择 
清末民初的江南地域社会研究——《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评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112-117,共6页袁凯琳 马俊亚(指导)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一书以江南为空间范畴,以清末民初为时间范畴,从地方的制度化、爱国主义、文明化、改良乡土的地方精英四个维度认识乡土,进而切入江南市镇社会的乡土意识。本书注重利用乡土史...
关键词:地方自治 乡土意识 江南 地域社会 
《乳房》的非自然叙事特征及其阐释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78-82,共5页韩若飞 刘秀玉(指导) 
《乳房》以变形这一文学母题为蓝本,构建出不同于文学经典的另类故事世界。文章从非自然叙事视角切入,分析小说中出现的非自然叙述者、非自然心理两大叙事特征,并借助非自然叙事的核心概念——不可能事件来分析小说中的变形情节。非自...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乳房》 非自然叙事 不可能事件 困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130-134,共5页郭艳玲 周小李(指导)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领域,数字校园的建设对于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风险和挑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剖析和梳理,发现伦理风险主要有信息伦理下信息权利和信息...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伦理 伦理风险 校园伦理 信息伦理 
礼制与胡风:秦代“深衣”服饰制度初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103-107,共5页冉博文 吴灿(指导) 
"深衣"是我国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长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战国至西汉的主流上衣服饰。然而秦代的上衣服饰与传统的宽衣博带、过膝齐踝的"深衣"特征不同,其大多裹身束腰、收拢窄袖,且衣长仅齐膝,这主要是"胡服"的影响所致。同时,根据...
关键词:深衣 礼制 胡服 
“战疫”期间我国外交形象塑造的转变倾向——以话语秩序理念为参照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35-40,共6页刘文博 高玉昆(指导)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蔓延,使得全世界都在经历一次巨大挑战。由于疫情初期在中国武汉集中,因此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诸多争议和话题。在应对这种攻击和刁难之时,我国塑造的外交形象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
关键词:新冠肺炎 外交形象 话语秩序 
英语及汉语学界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述要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28-34,共7页姚一诺 
乌托邦是詹姆逊理论批评的基本要件,乌托邦思想成为走进和理解詹姆逊的重要入口。学界未专文就国内外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系统总结。通过梳理分析1987年以来英语学界及1999年至今汉语学界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
关键词:詹姆逊 乌托邦思想 英语学界 汉语学界 述要 
“总体战”视域下《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地方立法研究论要被引量:2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1-5,共5页胡佩 马润 李姝晴 胡强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将理论体系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公共法律服务责任缺失、顶层设计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在参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杨凯...
关键词: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政策 地方立法 
共时语法化下日语名词“モノ”的形式名词化考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92-96,共5页王港 袁园(指导) 
名词"モノ"表"物体"时为原型义,处于实质名词阶段。当原型义中的无生性发生改变,便会派生出"人及其他动物"这一义位。当原型义中的有形性发生改变,便会派生出"抽象概念"这一义位。最后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当其中的"事件性"发生改变,...
关键词:モノ 语法化 形式名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