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界(E制造)》

作品数:1338被引量:6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信息界(E制造)》
主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
最新期次:2015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制造业信息化企业互联网中国制造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作者:杨海成温晓君高学东朱森第李向文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e制造》编辑部北京科技大学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6,我们路上见!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3-3,共1页李伟 
韶光飞逝,一年又进尾声。岁末回首,发现2015年制造业涌现出许多标志性事件,使智能制造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的公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印发、
关键词: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 标志性 制造业 互联网 国务院 
智能制造迎风口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7-7,共1页扬海成 
一系列新型制造业的共性基础、共性标准、共性软件,将会不断发展、不断冲突,来充实、强化新型的工业。
关键词:智能制造 风口 制造业 
最新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8-8,共1页
工信部发布205项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5年11月18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该指南共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有5大类205项关键共性技术。其中,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48项、原材料工业42项、
关键词:原材料工业 共性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 优先发展 节能环保 指南 信息化 产业 
苗圩:加强网络强国战略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9-9,共1页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定专项规划体系,并首次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发...
关键词:网络 产业竞争 五年规划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专项规划 中国制造 发展趋势 
华为的野望——华为涉足汽车业的真正动因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14-15,共2页魏东 
一年来,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一系列动作究竟意欲何为?华为将在通信网络、云平台两大领域持续发力,与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华为 汽车业 汽车行业 通信网络 智能交通 合作伙伴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18-18,共1页黄存绍 
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于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在此大背景下呈现四大趋势。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 中小企业 
联想用“新”打造IT最佳实践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19-19,共1页
在2004年~2005年联想并购了IBM PC业务以后,联想为了迎接互联网的新模式,为自身IT系统做了全面优化,构建了新的IT架构,使得整个IT系统真正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如今,联想一直跟随时代的步伐,以新换心。
关键词:IT系统 联想 IBM 互联网 驱动力 PC 架构 
做个有智商的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20-21,共2页魏东 
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简单机械式机器人、复杂机械式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是当前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基础,使得过去很多无法实现的实时计算、复杂动作...
关键词:智能型机器人 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 智商 传感器技术 发展经历 智能机器 实时计算 
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魏游翔 
近年来,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传感器、导航、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通信和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终极发展阶段的无人驾驶汽...
关键词:汽车企业 智能网 无人驾驶汽车 产业技术 道路设施 智能通信 交通模式 互联网 
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技术变革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年第12期26-28,共3页欧阳明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元年是2014年。从2014年的结果看,中国的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规模不仅位居世界第一位,遥遥领先,而且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新能源轿车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电动年产业...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技术变革 电动汽车 智能化 产业化规模 中国特色 国际领先 产业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