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作品数:5531被引量:90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国家地理》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封面选择摄影师封面中国人中国国家地理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唐晓峰杨浪涛李渤生于秀波李秀彬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乌尔其汉 泰加林中的猫头鹰秘境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58-175,共18页刘璐(文\摄影) 刘庆顺(摄影) 
猫头鹰是鹗形目鸟类的统称,它们脸盘硕大,眼睛浑圆,兼具可爱和帅气,用颜值征服了无数人。这些看似很萌的“圆”鸟,却是善于猎杀的猛禽。本文作者常年在国内寻找和拍摄鸟类,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的乌尔其汉镇拍到了大量猫...
关键词:猫头鹰 牙克石市 乌尔 泰加林 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区 鸟类 
口门大湾区和广州的“命运之门”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76-191,共16页宏立 陈肖(摄影) 黎明朗(摄影) 郑洛文(摄影) 高斯(摄影) 
如果从高空俯瞰珠江三角洲,我们就会发现,八条主要的水道如同八条巨龙,以放射状的姿态奔向南海。珠江三角洲这种复杂的网状水系和多个入海口的特点,在全世界都堪称罕见。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虎跳门、崖门——这...
关键词:网状水系 磨刀门 入海口 珠江三角洲 虎跳门 放射状 大湾区 
封面选择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7-7,共1页
乌尔其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的牙克石市,城镇周边的泰加林中,生活着十余种猫头鹰,有着独特的长相和雪白“外套”的雪鸮是其中的明星物种之一。备选封面1的画面中,一只雪鸮优雅地落向地面,它宽大的翅膀如同起伏的雪浪。这张照片富...
关键词:牙克石市 猫头鹰 泰加林 封面 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区 
岗日嘎布山脉:温柔的雪山,优美的崇高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0-49,共40页单之蔷 
岗日嘎布,这里的雪山冰川如此“亲民”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岗日嘎布山脉是受西南季风影响最为强烈的一条山脉。这里降水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广布。由于冰州分布的海拔低,冰川末端往往可以伸入到海拔2000多米的森林和村庄之中,雪山、冰...
关键词:海洋性冰川 冰川末端 和谐共生 冰川地貌 青藏高原东南缘 西南季风 八宿县 自然与人文 
阿克牙孜沟回荡着穿越千年的牧歌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50-73,共24页张庆华 赖宇宁(摄影) 
美与新疆作家李娟《冬牧场》中描写的阿勒泰哈萨克族牧民的冬窝子相比,位于南天山群峰下的阿克牙孜沟,冬日里也称得上水草丰茂、气候宜人,美好得就像“桃花源”一般。早在千年之前,这里就是牧民们理想的家园,古老的游牧族群在这里留下...
关键词:冬牧场 阿克 伊犁河谷 游牧族群 桃花源 阿勒泰 外界环境 草原石人 
苏州看上海,北京看渤海 从城市遥望百公里之外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74-89,共16页赵耀 杨天垚(摄影) 赵雪屯(摄影) 李睿(摄影) 荆德才(摄影) 白昊(摄影) 
从我们的城市最远能够拍摄到哪里?这是我们杂志多年来关注的话题。“城市遥望”的极限距离已然突破了百公里,从苏州、从太湖岸边看上海,从北京看渤海,近年来在摄影师的镜头中,一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画面已然成为了现实。
关键词:极限距离 渤海 摄影师 苏州 北京 上海 城市 
班德湖斑头雁 被守护和观望的13年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90-107,共18页卢雯 吐旦旦巴(摄影) 孙建军(摄影) 黄立杰(摄影) 
每年春季,位于青海省长江源的班德湖都会迎来一群迁徙的候鸟斑头雁。它们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到这里繁殖、度夏,因此被称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这种传奇鸟类主要活动在人迹稀少的高原上,行动少有人知这为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环保组织 生活画面 喜马拉雅山脉 斑头雁 班德 长江源 观望 青海省 
“微观地球工程”的新尝试中国的冰川也在“盖被子”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08-119,共12页杨立 赵一 张伏(图) 
冰川覆盖实验,业内常称为“冰川盖被子”,即通过在冰川表面覆盖特定材料以减缓冰川消融速率,此前曾出现在阿尔卑斯山周边一些国家。如今,我国也开始了这类尝试,并将其纳入学术研究范畴,且在冰川覆盖领域率先规模化引入新型纳米材料人类...
关键词:新型纳米材料 特定材料 西西弗斯 研究范畴 阿尔卑斯山 覆盖领域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 
寻找我国江河中的“大马哈鱼”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20-141,共22页高瑞睿 李欣 吴立新(摄影) 张天航(摄影) 
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生活着3种鲑科(Salmonidae)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的鱼类,分别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马哈鱼,以及它的近亲马苏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在繁殖季,它们会从大海启程,集群洄游至故乡产卵。但随着人...
关键词:鲑科 图们江流域 大马哈鱼 绥芬河 马苏 洄游 近亲 
透过文字砖看明长城隐藏的历史信息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第3期142-157,共16页尚珩 杨东(摄影) 
在今天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明长城上有些带有文字的砖,它们被称为长城文字砖砖上的很多文字记录了长城修造者的信息,甚至还有远隔百里千里之外的地名。我国古代的很多国家工程都实行“物勒工名”制,透过文字砖,我们可以辨识出某段长...
关键词:明长城 千里之外 文字记录 物勒工名 地名 信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