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

作品数:3556被引量:39430H指数:97
导出分析报告
《大气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数值模拟降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环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作者:黄荣辉周天军吴国雄李崇银曾庆存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南山地对流云及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38-52,共15页吕俊杰 李跃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306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19373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2019QZKK0105;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YJXMS202309。
本文利用FY-2G静止气象卫星和四川省攀西地区降水资料,分析了2019~2021年6~9月青藏高原东侧川西高原对流影响下,川西南山地区域对流云和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具体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高原甘孜州(28°~32°N,98°~...
关键词:川西南山地 关键区 对流云 强降水 合成分析 
基于小波分析的爆轰波扰动响应特征研究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黄钰 温典 许焕斌 黄梦宇 杨帅 卢姁 何晖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2110000522201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42029。
本文基于高精度激光测风雷达对在北京香山和正阳门开展的两次爆轰动力扰动响应特征实验进行观测研究,并用小波分析方法考察爆轰扰动自然风场响应的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爆轰对风向影响明显,两次实验(<300 m)均出现与爆轰开始、结束同...
关键词:爆轰实验 动力扰动 小波分析 雷诺应力 诱发涡旋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模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季节预报模型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67-92,共26页刘菲菲 陶丽 张俊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105。
作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活动对我国降水和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副高季节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采用1979~2022年月平均海气资料和海气指数,基于信息流方法特有的因果...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信息流 预报模型 相似年预报 
长、短东移路径暖季高影响高原涡动力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93-106,共14页高文良 郁淑华 彭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37301。
利用1998~2018年5~9月NCEP/NCAR全球分析数据、大气观测资料、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采用伴随低涡活动的动态合成方法比较分析了准平直东移长、短路径暖季高影响高原涡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讨论了长、短路径涡的强度与其结构的关系,从而...
关键词:高原涡 准平直东移 长路径 短路径 结构特征 
陆—气耦合对中国东部夏季高温事件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可能机制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07-122,共16页陈泠羽 陈海山 齐雅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1603。
针对陆—气耦合对中国东部夏季高温事件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及可能的机制,利用ERA5-Land/GLDASNOAH再分析资料,基于“两步法”陆—气耦合指数,分析了中国东部陆—气耦合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了其对高温事件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可能机制...
关键词:中国东部地区 陆—气耦合 区域性差异 土壤湿度 极端高温 
基于区域自动站降水数据的厦门暴雨过程空间划分及强度评估研究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23-137,共15页池艳珍 吴伟杰 王彦明 郑伟鹏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465;厦门市社会发展领域指导项目3502Z20214ZD4012。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当前气象监测的覆盖面和精密度,能够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区域气象服务、气候分析等科研和业务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基于2015~2021年厦门市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
关键词:暴雨过程 区域自动气象站 空间类型 强度评估 
北大西洋涛动对欧洲北海与不列颠岛附近冬季闪电活动的影响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38-152,共15页于欣宏 张文娟 周震强 戴国锟 郑栋 张义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90。
本文利用2010~2022年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资料和1993~2022年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对欧洲北海及不列颠岛附近区域(50°~66°N,20°W~15°E)冬季...
关键词:闪电 北大西洋涛动(NAO) 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西风急流 北大西洋三极型海温 
上升气流对雷暴云中电荷结构复杂程度影响的模拟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53-172,共20页吴泽怡 郭凤霞 鲁鲜 刘舟 邓洁 陈可 王清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0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升气流对雷暴云内复杂电荷结构特征的影响,利用加入起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对DC3试验中2012年6月6日一次出现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强雷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起电区对应强回波区,主要发生在上升气流区中心云水混合...
关键词:雷暴 电荷结构 水成物粒子 起电 上升气流 
川藏铁路不同站点的闪电活动差异及长期变化趋势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73-184,共12页朱可欣 张鸿波 郄秀书 孙竹玲 韦蕾 蒋如斌 袁善锋 徐晨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
本文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2010~2019年期间订正探测效率后的资料,对川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川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在高原3000 m以下的成都西—雅安段和高原3000 m以上的雅安—拉...
关键词:川藏铁路 闪电活动 时空不均匀 长期变化趋势 
不同分辨率和云微物理方案对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分析
《大气科学》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马怡轩 徐国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167、U2142213;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qj2023022;中国气象局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项目22NLTSZ006。
本文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作为模式预报初始场,利用区域中尺度预报系统CMA-MESO(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
关键词:CMA-MESO(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 云微物理 分辨率 暴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