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

作品数:332被引量:8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文化论衡》
主办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文化论衡儒学儒家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佟金丹涂可国薛忠文邵凤丽车振华更多>>
发文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木鱼书叙录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66-90,共25页关家铮 
1958年,山东大学图书馆入藏了著名俗文学专家薛汕先生转让的木鱼书近百种,这些资料大多是坊间刻板的重印本,其中有一些未被现有的几种木鱼书目录收录。通过对其进行整理编目,并与金文京等编《木鱼书目录》和关瑾华的博士学位论文《木鱼...
关键词:山东大学 木鱼书 龙舟歌 南音 
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君子——荀子君子观论要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91-103,共13页李友广 
荀子的君子观,是礼乐秩序日趋瓦解、君臣权力之争愈加激烈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基于儒家的一贯立场,荀子的君子观既延续了孔孟对君子在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为了应对周秦之变的时代困境,回答这个世界为何需要君子的时代之问,他对君...
关键词:周秦之变 性一同 道德动力 荀子 君子观 
卫湜《大学集说》的编著特点及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104-122,共19页张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末清初儒家自然哲学转向研究”(批准号:22 BZX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卫湜《大学集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研究《大学》文本在汉宋时期的思想发展演变,尤其是两宋时期的思想发展演变具有无可替代的材料价值。卫湜《大学集说》所征引的诸家解义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包含的资料来源类型广泛,如专门...
关键词:《大学集说》 集解 汉宋兼采 
观念植入:一种有待研究的思想修辞范畴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刘畅 
就“思想修辞”的研究现状看,确立并合理论证其一系列独立的范畴、命题,十分关键。否则该研究就只有大胆假设,缺乏小心论证,难以深入。经过比较、提炼、命名,可将“观念植入”视为一种思想修辞范畴。从思想角度看,“观念植入”具有较强...
关键词:思想修辞 观念植入 藉外论之 创新思维原点 深度学术设计 
清车王府藏曲本自列九部乱弹戏本事研究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王美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车王府曲本语言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63)阶段性研究成果。
车王府藏曲本509部乱弹中,有九部乱弹戏的本事被列出。九部乱弹戏本事在浓烈的鬼神色彩中满足、实现国与家两个层面诉求的方式,是在对客观事实的加工及完全虚拟符合民众信仰与追求的“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呈现。其深层文化内涵是对中华...
关键词:清车王府藏曲本 乱弹戏 本事 
论流寓文人与清代扬州唱和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34-50,共17页尚鹏 
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清代锁院唱和集研究”(23AH0501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唱和诗词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58)阶段性成果。
清代扬州作为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文人旅居的重要选择地之一。流寓文人在清代扬州唱和中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本地文人,特别是扬州官吏、两淮盐商与书院讲席这三类流寓文人,他们是最为重要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流寓文人不仅带来诸如“...
关键词:流寓文人 扬州 唱和 
“角”与宋元杂剧的转型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51-65,共15页张倩倩 
本文致力于讨论“角”在宋元杂剧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宋杂剧时期,人们对杂剧的欣赏是以“观戏”为中心,金院本时期杂剧名伶崭露头角,人们看戏的重点由“观戏”转变成“看角”,同时捧角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刺激性和亢奋性的举动,在金...
关键词:名角 宋杂剧 金院本 元杂剧 
太谷学派南宗领袖李光炘继承人问题新论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123-137,共15页许东 
山东社会科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道教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3CLSJ09)阶段性成果。
现存太谷遗书中对南宗领袖李光炘继承人问题未有明确记载,考察太谷遗书传承与整理的历史,不难发现,只有学派的继承者才有资格继承和删定学派遗书。以此为线索,分析李光炘暮年“命建安删书”“命锡朋删诗”,“命各写经书一部,以仲杰与锡...
关键词:太谷学派 太谷遗书 李光炘 继承人 
论刘备对汉中的经略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张寅潇 
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汉晋之际关陇士人与地方社会治理研究”(2024G012);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陕西三国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研究”(24QN10)阶段性成果。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在《隆中对》的战略指导下,先以荆州为根基,继而西取巴蜀,初步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之后,刘备听从法正建议,亲率诸军从曹操手中成功夺取汉中,并以魏延为太守进行经营,使汉中经济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
关键词:汉中 蜀汉 三国 刘备 
风尚、事功与政局:伎术官出现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论衡》2024年第1期151-166,共16页张锐 
伎术官概念正式成立于唐代,其成立的历史背景需从南北朝的伎术发展特色与政治文化传统中寻找,同时应留意南北朝至隋唐的剧烈政治变动及其影响。通过考察南北朝至唐初一些知名伎术人的伎艺特点和经历遭遇,结合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与时代格...
关键词:南北朝 隋唐 伎术官 尚伎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