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研究》

作品数:446被引量:36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研究》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中国农村研究农村乡村治理匿名审稿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董江爱马洪伟陈国申贺文华刘伟更多>>
发文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嵌入与连带:村规民约何以有效融入乡村提升治理效能——以W市J区3个典型村庄为例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4-20,共17页马致远 张大维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筑牢超大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研究”(HBSK2022YB604)
村规民约是推动乡村治理的有效手段,是规约村民行为激活内生动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既有研究关注到村规民约在乡村社会中的治理功能,但对其何以有效融入乡村治理的机理逻辑分析不足。通过建立“嵌入—连带”分析框架,以W市J区三...
关键词:村规民约 嵌入 连带 乡村治理 国家与社会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集市社会性功能变迁与治理研究——基于广州涉农城区若干圩市调查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96-313,共18页龚城 
广州市农业局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CZ2018-1854);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协商治理与农村社区共同富裕机制研究”(23YJC840033)
传统集市是一个多功能的基层空间,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中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衔接单元,如何妥善治理并使其融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需要讨论。既有集市研究对现代化变迁中的传统集市功能有“经济性功能增长、社会性功能衰弱”的主流认知,本...
关键词:集市 城乡融合 社会性功能 边缘社会性功能 
框架整合理论视角下农妇的国家观念生成逻辑研究——基于中国农村妇女口述史调查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79-295,共17页阮海波 孟新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党百年农村妇女参政议政资料收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0ZD139);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创新资助项目”“政治势能的阶梯:走出多重制度逻辑之困”(2022CXZZ119)
现代国家演进意味着人口国民化,农妇是国家人口构成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农村妇女现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节点。使用框架整合理论分析这一时期农妇与国家的互动,可以追寻农妇生成国家观念的逻辑:运动...
关键词:农妇 国家观念 土地所有权 赋权 框架整合理论 
1949年以来乡村文化政策的历史演进——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57-275,共19页夏付斌 张英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及冲突治理研究”(21BZZ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农民、帮扶农民、依靠农民,在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乡村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推动其实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所制定的乡村文化政策虽然在个别时...
关键词:乡村 文化政策 文化建设 文化振兴 
结构洞、强弱关系视角下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以山西省L县两企业为例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37-256,共20页武卫晶 王文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贫困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0CZZ029);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组织农民、项目自主与多元合作——发挥乡村振兴农民主体作用路径研究”(2019BY02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农业龙头企业则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主体。“乡土型”企业和“外来型”企业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两大基本类型,在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既各有优势,但也陷入相异结构性困境。“乡土型”企业的优势...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农业龙头企业 强弱关系 结构洞 
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支撑作用经验研究——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的省际面板数据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19-236,共18页姚选民 谢捷 
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重点课题“新乡贤反哺乡村建设模式研究”(22LYH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既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之重要内容,亦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重要使命任务。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这一论断并非“新鲜事”,但如何客观科学、有说服力地给予论证却是一个理论难题。采...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面板数据 新时代 
再塑乡愁:华侨新生代参与侨乡乡村建设的行为逻辑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圣狮村为个案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202-218,共17页段阳 吴春宝 刘镜妍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8XMZ018)
侨乡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侨乡的乡村建设既要从“身”入手,增强建设主体的“主体性”,即激发“侨”这一特殊群体参与侨乡建设的积极性;又要从“心”着眼,努力保持侨乡乡村的文化特色,留住“乡愁”。基...
关键词:乡愁 华侨新生代 乡村建设 行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基于文献计量与案例分析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178-198,共21页黄厅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绿色TFP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时空格局、影响机理及提升路径”(23YJCZH084);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智库服务贵州农业现代化的突破路径研究”(2023C031);贵州省青年发展研究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助力贵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作用路径研究”(QNYB2308);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2024RW65);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GZGXRW067)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最大化释放其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带动能力,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是加快补齐“三农”短板与弱项、破解“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和必要前提。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业经...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顶层设计 基层实践 文献计量 案例分析 十八大以来 
新发展格局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治理:困境与策略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165-177,共13页顾栋栋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多维治理逻辑下的农民工群体组织化建设研究”(2020SJA1877)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内经济深度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党中央提出建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新发展格局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劳动力数量短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为国内外经济双循环提供动力。但...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治理现代化 
文化失衡背景下第一代农民工养老储蓄行为差异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研究视角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第1期145-161,共17页仇凤仙 刘婧 
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老人生计福祉建设研究(AHSKY2022D172)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生命历程视角探索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储蓄行为。研究发现“孝慈”文化在跨代际传播中存在二元失衡现象,第一代农民工作为“慈文化”传承者,依然承担着代际责任伦理,而在孝文化的传承中,他们则日渐失去子代...
关键词:生命历程 年龄层 文化滞后 养老储蓄 第一代农民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