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作品数:348被引量:8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3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冷战档案选译外交史关系史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翟韬陈弢梁志姚百慧王睿恒更多>>
发文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亚历克斯·韦勒斯坦《天生机密:美国核保密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75-279,共5页潘政旭 
自核武器出现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美国历届政府都对核保密政策十分重视。美国核保密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乃至今天的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作用。亚历克斯·韦勒斯坦(Alex Well...
关键词:《大西洋月刊》 《华盛顿邮报》 亚历克斯 史蒂文斯 保密政策 《纽约客》 历届政府 科技史 
评伊丽莎白·罗尔利希《和平视察员:国际原子能机构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68-274,共7页胡晔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于1957年,是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国际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国际核能管理的多边对话舞台,肩负着构建国际核秩序的重任。伊丽莎白·罗尔利希的《和平视察员:国际原子能机构史》(以下简称《和平视...
关键词:国际原子能机构 科学技术合作 双重使命 多边对话 利希 罗尔 核材料 国际核秩序 
评刘磊《冷战时期美国的核武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59-267,共9页许瑞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政策研究(1972—2000)”(23BSS031);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学生类项目“地缘政治变动下的美国伊核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22年10月,美国拜登政府接连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NSS)报告,以及《国防战略》《核态势评估》《导弹防御评估》等多份专题报告。国防相关的战略报告以国家安全战略为主基调,在国防、常规军事、核武器及反导系统等方面就如何...
关键词:美国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战略 国防战略 《核态势评估》 战略取向 导弹防御 专题报告 反导系统 
评陈波《威慑与禁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在东亚的核部署研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52-258,共7页袁明杰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KC-23234459)的资助
国际核安全一直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而美国是冷战时期向海外部署核武器规模最大的国家。时至今日,美国仍在全球多地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国际社会每每面临诸如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都会引入美国核部署的可能性问...
关键词:当代国际关系 乌克兰危机 巴以冲突 核战略 档案文献 核部署 核政策 核安全 
《亚历山大一世与其妹叶卡捷琳娜女大公的通信集(1805—1818)》评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35-251,共17页邓毓华 
叶卡捷琳娜·巴甫洛夫娜女大公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亲妹妹,因其才智与沙皇交往甚密,但二人的通信一度遗失,直到1910年由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整理出版。这本通信集包含1805—1818年二人的往来书信数百封,尤其反映了拿破仑战争期间...
关键词:亚历山大一世 叶卡捷琳娜女大公 拿破仑战争 俄法关系 
评谢尔盖·普洛希的五部作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24-234,共11页周陆洋 
谢尔盖·普洛希(Serhii Plokhii)是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专攻乌克兰与东欧历史。普洛希的早期成名作均和中世纪乌克兰历史相关,而最近五年的写作题目显著拓宽,延展到了苏联卫国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切尔诺贝利事件等现代议题,时空上扩大...
关键词:地缘政治 古巴导弹危机 核技术 谢尔盖 苏联卫国战争 洛希 哈佛大学 乌克兰 
苏联和以色列关系史的新研究——读肖瑜著《苏联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李东芯(译) 
中国学者肖瑜的俄文专著《苏联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исионистскоедвижение)于2022年在圣彼得堡涅斯托尔-历史出版社(Нестор-история)出版。苏联和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历来是...
关键词:苏联对外政策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犹太社区 犹太民族 国家认同 涅斯托尔 近东地区 圣彼得堡 
重审美国军控策略及冷战制胜之道——评《竞争性军备控制:尼克松、基辛格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69—1972)》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198-216,共19页忻怿 曹国涛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对华安全战略研究(1969-2001)”(21CSS002);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3ZYYB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两次“暴力周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数千万人口死亡与残酷的战争损失加速催生了以“战争”“和平”等议题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国际史据此也长期关注安全、战争与冲突、联盟、军备控制等“高...
关键词:军备控制 国际关系史 国际格局 核军备竞赛 战争损失 核不扩散 冷战国际史 尼克松 
《冷战史研究杂志》就《和平利用原子能》演说发表70周年发布特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刘京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起源研究(1944—1952)”(19CSS035)的阶段性成果
1953年1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演说,他反对核战争,并倡议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上。为了实现对裂变材料的控制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在艾森豪威尔提议下成立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5...
关键词:艾森豪威尔 国际原子能机构 裂变材料 和平利用 冷战史研究 原子能 核战争 日内瓦 
东海村后处理问题与卡特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嬗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3年第2期159-189,共31页李擎天 
为了防控核扩散风险,卡特政府出台了以控制后处理等敏感技术流通为核心的核不扩散政策。然而,在分散式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下,各个外交机构对于具体的政策执行方式存在认知分歧。1977年,美日两国围绕东海村后处理设施进行的谈判对华府内...
关键词:后处理 卡特政府 核不扩散 美日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