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作品数:281被引量:2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文化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程恩富迟成勇吴宁卢文忠刘彦武更多>>
发文机构: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成就百年伟业的文化密码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查建友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建设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YB2022008)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铸就了百年伟业,分析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的视角,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成就百年伟业的深层原因。理论创新贯穿于中...
关键词:百年伟业 理论创新 文化密码 中国共产党 
《资本论》的唯物史观运用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王广良 刘玉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ZD077)子项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SZH0218)阶段性成果
唯物史观的运用是指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分析研究对象。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理论前提,从唯物史观角度来把握《资本论》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维度,从《资本论》视角看待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具体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证。长期以来...
关键词:唯物史观 资本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306-306,共1页《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编辑部 
本集刊是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集刊,旨在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者搭建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常设栏日有名家访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
关键词:截稿时间 视为同意 作者简介 博士论坛 学术标准 半年刊 青年论坛 格式规范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西方司法伦理的融贯——以中西方传统司法伦理的形成为视角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81-295,共15页黄千琢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2AZD058)阶段性成果
西方传统司法伦理形成于中世纪,经由神意裁判的兴起与终结,客观的神意内化为法官内心之确信。受基督教“末日审判”观念的影响,法官取得了在审判活动中的神圣性地位,最终形成了以法官内心确信之正义为核心的西方传统司法伦理。中国传统...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司法伦理 正义 秩序 融贯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电子游戏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54-267,共14页刘皓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国数字化竞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编号:22CKS015)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电子游戏不能仅仅被视为纯粹的娱乐产品,其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实现了产业化,并被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塑造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施加影响的新工具。在经济领域,电子游戏特有的生产模式与所带来的娱乐消费市场的...
关键词:电子游戏 数字资本主义 文化霸权 文化强国 
“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挑战及其应对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44-253,共10页秦芬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中国革命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9AKS018)阶段性成果
宣扬“去意识形态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腐化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打着“去意识形态化”的幌子,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显露,给社会主...
关键词:去意识形态化 挑战 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 教育事业 
《论语》“‘正名’以‘正政’”思想及其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144-160,共17页朱夫夫 黄志高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项目“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及其逻辑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ZD001);安徽理工大学2023年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形成的原创性成果”(项目编号:djkt2023-11)阶段性成果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马克思主义的魂脉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重新审视《论语》“正名”思想,会发现“正名”与党的自我革命多有“契合”。如就逻辑的起点来看,二者都以问题或矛盾为论述起点;从逻...
关键词:《论语》 正名 正政 党的自我革命 启示 
碰撞与新生: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文明向度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贾德钦 吴文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道民本:中华文明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项目编号:21FKSB045)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和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思想,同时也是从世界现代文明角度分析中国文明问题的典型例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基本意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反映社会发展的秩序和形态,当时世界的文明格局就是东...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资本逻辑 文明困境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治理的理论渊源、鲜明特征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161-170,共10页郭晨娟 施惠玲 
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我国学界愈发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治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探究文化治理的理论渊源,梳理文化治理在我国的研究历程,明确“文化治理”这一人们进行文化生产...
关键词:文化治理 文化生产 文化传播 文化消费 
湖南苏区及湖南苏区政法文化的概念阐释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13-225,共13页谢时研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湖湘法治文化转型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BFX024)阶段性成果
湖南苏区是1927年9月至1937年12月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境内开展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区域。湖南苏区政法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境内苏区创建的一种新的政法文化,对当时其他苏区政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湖南苏区是坚持“农村中心...
关键词:湖南苏区 政法文化 红色法治 苏维埃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