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作品数:7761被引量:16627H指数:48
导出分析报告
《当代作家评论》
主办单位:辽宁文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小说小说作家文学评论文学批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陈晓明张学昕张清华王尧何平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当代小说的“爱”与“要”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51-51,共1页郜元宝 
春节编辑本期3篇文稿,我心里一直在想:到底何谓“小说理论”?或者说到底何谓“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既是“小说理论”,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具体的作家作品论。不管怎样的作家作品论都会为具体的作家作品所拘牵,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小...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 小说批评 跨媒介 跨文体 批评界 循环论证 普遍性问题 跨地域 
《消息》后记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贾平凹 
西安城里,凡是住了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垄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红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
关键词:菩提树 天窗 黑猫 书房 太阳 
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54-59,共6页关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新变研究”(22FZWB107)研究成果。
从《商州》到《河山传》20部长篇小说中,《废都》堪称贾平凹反思和转换叙事策略的里程碑之作。如果说1980年代《商州》《浮躁》《妊娠》还处在模仿、尝试和追随阶段,处于由传统现实主义方法主导的萌芽期,《废都》的轰动性影响则客观上...
关键词:《废都》 茅盾文学奖 意象世界 贾平凹 《浮躁》 审美范式 《秦腔》 轰动性 
“奇正相生”——论《去老万玉家》的史传精神与尚奇趣味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魏智琳 
史传传统为中国小说赋予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小说不仅是个人叙述,也是对社会和历史的反思,可以“补正史之阙”。张炜1980年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学校(鲁东大学前身)中文系之后,被分配到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档案编研处,参与编纂《山东革命历...
关键词:史传传统 师范专科学校 张炜小说 档案编研 鲁东大学 中共山东省委 尚奇 奇正相生 
区隔与对话: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观念及价值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江秀廷 马季 
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重点项目“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研究”(WLWX-2024002)研究成果。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篇指出,文学批评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1)显然,文学批评除了在宏观上与时代、民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有关系,还受...
关键词:批评主体 郭绍虞 网络作家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家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经典化、媒介融合与“另一种”网络文学道路——以“榕树下”纸质《网络文学年选》为例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73-78,共6页房伟 董宜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场域重构’视域下的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24BZW143)研究成果。
当下的“网络文学”,通常指商业化通俗类型的长篇小说。事实上,人们对网络文学曾有过不同的认知。21世纪初,“榕树下”网站陆续编选1999—2003年的《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和2004年的《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共6本年选(以下简称《年选》)...
关键词:《昭明文选》 网络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文观止》 文学期刊 媒介融合 榕树下 
“异托邦”的生存困境——论网络穿越小说的身份认同问题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杨春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18ZDA283)研究成果。
福柯曾在《另类空间》中指出,乌托邦是并不真实存在的空间,而“异托邦”是“一种的确实现了的乌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场所,是一种对现实进行消解和颠倒的另类空间。他以镜子作比,认为镜子作为“一个没有场所的场所”,让“我”能在镜子这...
关键词:异托邦 文本世界 另类空间 虚拟空间 生存困境 乌托邦 福柯 重新建构 
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李云德1960年代小说创作论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傅逸尘 傅汝新 
引言,工业题材、“后红色经典”与工农兵“写工农兵”,这几个概念对作家李云德而言无疑是关键词。这其中,尤其不能忽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李云德1929年出生,老家位于辽宁鞍山东部山区岫岩,由于父亲被日本兵抓去当劳...
关键词:红色经典 工业题材 李云德 辽宁鞍山 东部山区 参军入伍 工农兵 关键词 
革命内部的自我表达及其改造难题——1950—1960年代茹志鹃小说创作中的情感实践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王雨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情感转向”研究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这一研究视野的提出是要打破政治设计或理论引导在历史中的强势地位,并将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于“人的精神、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人既可能是合乎理性的‘经...
关键词:茹志鹃 自我表达 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德威 理论引导 情感转向 抒情传统 
周瘦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新论——以新发现的集外文和文本修改现象为中心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102-108,共7页周彦杉 
近来,笔者发现了两篇周瘦鹃的集外文。这两篇文章在可查阅的《周瘦鹃研究资料》《周瘦鹃文集》《周瘦鹃年谱》,以及周瘦鹃在1950—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小品集中,均未收录。本文将对这两篇集外文进行释读,发掘其被遮蔽的意义,补证文学史...
关键词:集外文 周瘦鹃 香港《大公报》 审美偏好 文本修改 创作风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时间节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