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油气田》

作品数:387被引量:50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复式油气田》
主办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
最新期次:2000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油气藏储集层油气勘探东营凹陷油田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付广高喜龙徐春华苏玉山杜贤樾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华北石油管理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与油气被引量:3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1-5,共5页安作相 马纪 
火成岩体构成油气藏,是渤海湾盆地特征之一,也是复式油气田的重要内容。因此火成岩记录了渤海湾盆地张裂形成的过程,又因火成岩参与了油气的生成和油气储聚,并与油气运移有关,所以,油气田(藏)的形成三环节中,都有火成岩的因素...
关键词:火成岩 盆地形成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第三纪 
试论沾化凹陷长堤古潜山的含油气性被引量:3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6-10,共5页陈广军 
通过分析长堤古潜山的地质结构以及该地区的勘探历程,并将其与桩西和埕岛潜山进行对比,认为五号桩洼陷孔二段亦可作为潜山的油原层。长堤潜山应具有孔二段、沙四段和沙三段甚至可能还有古生界等多套油源层系;其生成的油气可通过长堤...
关键词:烃源岩 油源断层 油气运移 地质结构 油气藏 
孤南洼陷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被引量:2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田波 田世澄 
以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弧南洼陷的构造演化特点、沉积剖面发育特征、油源条件以及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将弧南洼陷划分为底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高压-...
关键词:成藏动力学系统 类型 构造演化 沉积剖面 烃源岩 
沾化凹陷罗家区泥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机理及地震识别描述被引量:4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15-18,共4页刘传虎 苏朝光 
该文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地区为例,对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类型、特征、受控因素、成藏机理、成蒇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地震资料和地震方法对泥岩裂缝的分布进行了识别与描述,查清了该区泥岩裂缝的分布规律,并以得如下研究成果:...
关键词:泥岩裂缝 油气藏 成藏机理 成藏规律 地震识别 
成都凹陷东斜坡油气成藏地质模式与勘探目标选择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19-21,共3页杨开珍 何鲤 
成都凹陷东坡的前隆带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的斜坡沉积、诺利期晚期(须四、须五段)的拗陷沉积和侏罗-白垩纪的滨、浅湖沉积。在龙门山递进推覆过程中,该凹陷于喜马拉雅期隆起。在侏罗-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储集层中,发...
关键词:油气藏 形成 地质模式 勘探目标 次生气藏 圈闭 
济阳坳陷埕南陡坡带扇体发育特征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22-25,28,共5页宋伟春 
埕南陡坡带是济阳坳陷最北部的大型断裂带,主要由东西向的车4断层、北东向的大80断层和北西向的郭4断层及所控制的构造带组成。根据断层发育特征可划分为西、中、东三段,分别控制了车西扇群、大王北扇群和郭局扇群。在论述扇体沉积特...
关键词:陡坡带 发育特征 勘探 断层 扇体沉积 构造 油田 
塔西南坳陷下第三系碳酸盐岩储集层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26-28,共3页丁咸宝 朱凤云  
通过对塔西南坳陷下第三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岩心的描述、镜下观察和物性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解释和测试成果,论证了该套储集层基质孔隙总体较不发育,构造裂缝是改善储集性能和形成高产油气流的控制因素。在分析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下第三...
关键词:下第三系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构造裂缝 油气聚集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被引量:1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杨彩虹 梁星如  
冀中坳陷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因其断裂异常发育、构造严重破碎,油气藏特征十分复杂,致使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难度较大。该文通过对冀中坳陷油藏地质特征、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和圈闭类型模式的再认识,提出了两大类六种富油圈闭类型模式;...
关键词:复杂断块 圈闭类型 滚动勘探开发 油气藏 地质 
弧东油田馆陶组下段底砾岩低电阻油藏滚动勘探被引量:2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33-35,共3页丁白涛 陆友明 
弧东油田馆下段属长流程砂质辫状河流沉积,地层厚度为300-500m,纵向上分成Ⅰ、Ⅱ两个砂层组。Ⅱ砂层组位于馆下段下部,又称砾岩,以灰白色块状、砾状砂岩夹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沉积为主,发育“上油下水”的“水...
关键词:馆陶组 底砾岩 低电阻油藏 滚动勘探 成藏机理 
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沉积微相特征被引量:1
《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36-39,共4页王离迟 白光勇  
在岩心分析、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详细划分、描述了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浊积扇砂岩体的沉积相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等三个亚相,其中,内扇和外扇又细分为主沟道、主沟堤、辫状水道、道间及过渡带等五种微相。通过...
关键词:浊积扇 沉积相 沉积微相 沉积特征 油田 地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