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品数:19被引量:1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国磊华炜杨昆明张东亮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金鸡奖意境研究意境《艺术人生》湖南卫视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传播》《镇江高专学报》《戏剧文学》《视听界》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鸡奖获奖影片意境研究——意在言外之含蓄美
《戏剧文学》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李彩霞 
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国电影金鸡奖综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09B_045R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善于博采各门艺术之众长,表现运动的物质世界和再创时空,其以人物情感为灵魂,以音画造型为体肤,在营造意境美方面极具优势。在金鸡奖获奖影片之中,大多诗化电影均具有"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含蓄美,其中《巴山...
关键词:金鸡奖 意境 意在言外含蓄美 
金鸡奖获奖影片意境研究
《电影文学》2010年第5期11-12,共2页李彩霞 
2009年度江苏省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国电影金鸡奖综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09B_045R)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善于博采各门艺术之长,表现运动的物质世界和再创时空,其以人物情感为灵魂,以音画造型为体肤,在营造意境美方面极具优势。在金鸡奖获奖影片之中,《巴山夜雨》《边城》《孩子王》可视为富含虚实相生之空灵美的代表。
关键词:金鸡奖 意境 虚实相生 空灵美 
探析影片《李米的猜想》中的节奏表述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09年第22期48-49,共2页李琼瓒 
电影节奏分为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在任何一部电影中,对于节奏的把握都是整部影片至关重要的因素。《李米的猜想》正是由于导演曹保平对电影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的合理把握,综合运用了线索、悬念、剪辑、影调、音乐等因素,使得该片在情...
关键词:节奏 内在节奏 外在节奏 可看性 
中国电影金鸡奖研究初识被引量:1
《东南传播》2009年第10期94-96,共3页李彩霞 
金鸡奖是与华表奖(政府奖)、百花奖(大众奖)三足鼎立的专家奖,为中国电影三大奖之一,对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传播和电影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评奖标准和评奖形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关键词:中国电影金鸡奖 意义与不足 
冯小宁导演的“战术”——评其战争影片的叙事策略
《电影评介》2009年第11期20-20,48,共2页李彩霞 
冯小宁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编剧、摄影、制片于一身的电影导演,以拍摄战争题材影片著名。从1990年拍摄的《战争子午线》到2000年的《紫日》,他的众多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评选中荣膺各奖项的同时,更兼具票房佳绩。从叙事策略角度探究其战争...
关键词:冯小宁 战争影片 叙事策略 
从水的品性角度解读《湘行散记》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第2期50-51,共2页李国磊 
沈从文的散文也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水是沈从文描写的重要客体,水在他笔下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理性的水,它是蕴涵着作者思想与情感的艺术之水。通过水的品性这一角度来解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有助于获得对《湘行散记》多层次的...
关键词:沈从文  《湘行散记》 
品尝“苹果的滋味”的前后——析黄春明小说创作的转变
《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李国磊 
作为"小人物代言人"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黄春明,时刻关注着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转变给"小人物"带来的命运和心态的变化,以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着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己居住地点的变...
关键词:黄春明 台湾乡土小说 创作转变 
余华小说中的陌生化效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2期326-326,共1页张仙花 
先锋小说是当下文学潮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读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为例,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从小说的创作主题,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从而感知先锋小说如何从各个方面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挑战,赢得认可,适应潮流。
关键词:先锋小说 人性 死亡 陌生 挑战 
桐城派祖述归有光原因略考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9-13,22,共6页兰石洪 周加胜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散文家,经过钱谦益广泛介绍,清初散文学唐宋渐成风气。由于特殊时代文化背景和归有光的散文艺术成就,桐城派从众多明代散文家中选择归有光作为祖述典型。
关键词:归有光 桐城派 祖述原因 
《宋书》点校札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5-48,共4页张徽 
《宋书》,梁沈约撰,为现存唯一较完整记载刘宋朝历史的史籍。此书现有中华书局于1974年出版的标点本,是本广参有关文献,博采前人校勘成果,为迄今最为通行的本子。但其中某些标点、校勘仍有可以讨论之处,自出版以后,已有许多学者作过补苴...
关键词:宋书 标点 校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