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官桥农技站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瑞强陈红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晚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试验水稻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广东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农药科学与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中国植保导刊》2013年第9期44-46,55,共4页陈红春 劳赛国 马静燕 林星池 陈观浩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20416004)
探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为该害虫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选取11块稻田逐丛调查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lyor幂法则,研究了广东西南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
关键词:稻飞虱 成虫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化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气象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中国植保导刊》2013年第3期44-46,共3页朱庆春 陈冰 陈红春 郭雪芬 陈观浩 
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化科字(2011)10号]
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广东省化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数学模型,分别为y1=169.214 1-0.112 4x1-1.305 5x2-3.141 0x3+44.814 0x4和y2=-14.43...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期 发生程度 预测模型 
气象因子对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第2期31-32,共2页翁邦佐 吴明河 卢东 杨果丰 陈观浩 
应用通径分析原理,对1989~2006年化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在气象因子中,雨日是影响该病发病程度的主导因子,平均相对湿度、降雨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对该病发病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雨日发挥明显...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气象因子 流行程度 通径分析 
稻瘟病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江西植保》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张耀忠 陈观浩 陈端 陈红春 
茂名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402046)研究内容之一
整理分析广东省化州市20多年稻瘟病历史资料,成功地组建化州市叶瘟流行程度长期预测模型:X(k+l)=1571212.511e0.001259508k-1569234.511;穗瘟流行程度中期预测模型:D=0.866x1+21.483x2+13.194x3;穗瘟流行程度短期预测模型:y=1.0309+2.06...
关键词:稻瘟病 预测模型 应用 
几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4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9期31-32,共2页陈观浩 梁盛铭 陈少兰 曾春 陈喜娟 刘瑞强 
4种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0%甲胺磷乳油的有48%毒死蜱乳油、50%敌·氟腈乳油、16%阿维菌素·哒嗪硫磷乳油,杀虫效果分别为87.92%、87.24%、75.84%;保穗效果分别为89.69%、89.20%、80.10%,且对...
关键词: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三化螟 田间防效 
6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5
《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51-52,共2页陈观浩 陈少兰 梁盛铭 曾春 陈喜娟 刘瑞强 
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委托试验项目(粤农保[2006]17号)
在晚稻第五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盛期每667 m2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48%毒死蜱乳油100 mL、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150 mL、16%阿维菌素.哒嗪硫磷乳油60 mL、50%甲胺磷乳油150 mL和30%氯胺磷乳油200 mL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
关键词:水稻 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药效试验 
应用数学模型模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动态被引量:4
《江西植保》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刘瑞强 陈观浩 胡福胜 
茂名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402046)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介绍了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并应用数学模型模拟该病的发展动态,直观地反映了该病的病情走势,对于分析其发展过程,及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数学模型 发展动态 
晚稻稻瘿蚊主害代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被引量:6
《华东昆虫学报》2006年第2期137-139,共3页陈观浩 张耀忠 杨果丰 
茂名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402046)
通过对化州市稻瘿蚊16 a历史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决定稻瘿蚊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是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由此以“九.五”研究的有关结论为基础,建立了稻瘿蚊发生程度预测模型:Y=23.4000+0.0054x1-0.7972x2,回报历史拟合率为91.9%,对1999-...
关键词:晚稻 稻瘿蚊 预测模型 
稻瘟病叶瘟和穗瘟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5期189-189,共1页刘瑞强 陈观浩 施宗超 杨果丰 
通过10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稻瘟病叶瘟发病率和穗瘟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程:y=1.0309+2.0619x(其中y表示穗瘟发病率,x表示叶瘟发病率)。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认为该方法是对穗瘟病的...
关键词:稻瘟病 叶瘟发病率 穗瘟发病率 数学模型 
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被引量:14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2期50-50,72,共2页陈观浩 刘瑞强 张耀忠 
通过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抛秧稻、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多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为抛秧稻重于移栽稻。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病虫较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适时早治、狠治...
关键词:水稻抛秧栽培 病虫害 发生特点 控制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