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

作品数:4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何世林梁明海巨伟周勇郑农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牧区经济科学发展观青海经济农牧业投资环境更多>>
发文期刊:《开发研究》《中国农史》《农村改革与发展》《柴达木开发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新农牧民合作社生产组织形式 推动青海农牧业现代化被引量:2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年第4期48-50,共3页朱卫平 宋玄辉 闫晓宗 
截至2020年底,青海省共有各类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1040919个,主要分为4类:传统农牧户995587户,占95.6%;家庭农牧场19699个,占1.9%;农牧民合作社(含股份合作社)20556家,占2.0%;农牧业企业5077家,占0.5%。从数量看,传统农牧户占比最大;从...
关键词:生产经营主体 耕地总面积 股份合作社 农牧户 农牧民合作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资源 农牧场 
建立我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青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16-26,共11页王志强 
我国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社会,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命脉。目前已发现171种矿产,有储量矿产15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居世界第三位。发展中国家国情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世界经济体系 国民经济命脉 农业生产资料 探明储量 发展中国家 资源依赖 潜在价值 
青海省黄河干流淡水养殖业发展研究
《青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48-55,共8页郑农 
发展特色农牧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充分利用我省高原水资源,发展高原淡水养殖业是发展特色农牧业的重要内容,特别在我省渔业生产发展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研究黄河干流淡水养殖业的开发利用问题,对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关键词:淡水养殖业 黄河干流 养殖业发展 青海省 特色农牧业 农业内部结构 开发利用 生产发展 
青海闯出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之路的战略思考
《青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4-10,共7页王志强 
一、青海外部发展环境 (一)全球金融危机原因 1.全球化红利的消失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危机的表象是美国信贷由极端放松到极端紧缩造成的资金链的绷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急剧下滑。本质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欠发达地区 青海 实践 外部发展环境 金融危机 全球化 资金链 
精心打造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长廊被引量:2
《党的生活(青海)》2009年第5期38-39,共2页邵春益 
发展特色农牧业是我省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2009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实施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为河湟地区农业发展描绘出了一幅诱人的画卷。...
关键词:特色农牧业 河湟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牧民收入 农业发展 建设规划 青海高原 
保增收 强基础 重民生 促改革——透视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青海“三农”工作新思路
《党的生活(青海)》2009年第3期18-19,共2页邵春益 
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青海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中击不断显现。我省保持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青海经济 “三农”工作 民生 改革 负面影响 持续增收 农牧业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研报告
《青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53-58,共6页杨自沿 陈广君 张同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资源型省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我国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
关键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 调研 财税制度 经济优势 
青海省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青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何世林 邵春益 张权 王荣芳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基础保证,是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土地流转机制 青海省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经济发展 有序流转 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 
辉煌的历史美好的未来——青海农村改革的成就、经验和近期改革的重点
《青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22-26,共5页何世林 张权 王荣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开展和谐社会建设,青海农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农牧区面...
关键词:农村改革 成就 青海 美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三个有利于”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 历史 
青海牧区新村建设模式探讨
《甘肃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1-6,共6页何世林 邵春益 
青海牧区行政村仅仅是一个行政概念,在生产生活方式、主导产业、自然环境、社会公益设施等诸多方面均异于东部农区,有其自身特殊性。建设青海牧区新村依照农村的一些模式,显然不符合实际,必须尊重差异、因地制宜、正确指导。为此我...
关键词:新村建设 牧区 青海 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公益设施 主导产业 自然环境 东部农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