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地震地质学科组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允侠沈爱君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剪切地震更新世剪切加热剪切变形更多>>
发文期刊:《华北地震科学》《上海国土资源》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与剪切加热作用被引量:2
《上海地质》1994年第1期25-33,共9页高灯亮 周积元 
本文在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的基础上,对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变形石英显微亚结构。(动态重结晶颗粒)估算了剪切带内古应力并(σ—σ_3):通过对剪切变形能密度分布W(x)格离散化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数值...
关键词:断裂带 剪切变形 剪切加热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北翼断裂构造岩显微构造及岩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上海地质》1993年第4期46-51,共6页王允侠 高灯亮 
本文通过对断裂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的研究,进而对石英变形纹及光轴系统测量统计,进行岩组动力学分析,重建了断裂活动时的应力场特征及演化。并对断裂空间分布,断裂性质,运动方式、方向,生成环境及活动时期等作出推论。从而验证和进一步...
关键词:显微构造 石英变形纹 岩组动力学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中断层泥扫描电镜(SEM)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
《华北地震科学》1991年第2期29-38,共10页高灯亮 周积元 段光贤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学基金
本文通过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中断层泥石英碎砾表面显微溶蚀结构与显微磨损构造的扫描电镜(SEM)研究,分别就显微溶蚀结构所反映的楔形断裂系统之相对活动年代、多期活动性与构造迁移问题以及显微磨损构造形成的应力环境与构造背景...
关键词:断裂构造 断层泥 扫描电镜 
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理
《上海地质》1990年第2期1-8,共8页高灯亮 沈爱君 王允侠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研究)的一部分。
本文基于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及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特点的研究,论证了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构造背景与成因机理;指出: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存在与活动是诱发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文中...
关键词:地质灾害 构造背景 上海 地震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特点
《上海地质》1990年第1期56-61,共6页毕兴锁 段光贤 
本文分析了大同——阳高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并且根据等震线的特征、地震前兆,地震序列、地震波的传播、发震构造、场地条件、历史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环境等资料,对大同——阳高地震的特点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大同地区 阳高地区 地震 大同盆地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年代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被引量:3
《上海国土资源》1989年第3期1-12,共12页高灯亮 段光贤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研究)的一部分
本文在论证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存在的基础上,综合了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小型构造、显微构造与岩石组构特征,新构造运动特点,第四系沉积层的平面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地球物理场及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与震源...
关键词:楔形断裂系统 楔状体 更新世 滑移线场 构造模式 
上海及其邻区的楔形断裂系统被引量:2
《上海国土资源》1989年第1期13-22,共10页段光贤 高灯亮 毕兴锁 王允侠 
上海市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研究)的一部分
本文综合卫片解析成果、重磁异常、地貌形态、新生代沉积作用、新构造运动特征、古海岸线轮廓与变迁、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以及断裂构造现象等多方面实际资料,初步确定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存在。文中指出:楔形断裂系统导源于先存...
关键词:楔形断裂系统 楔状体 
论漳浦——东山平移剪切缝合带被引量:1
《上海国土资源》1988年第1期20-28,共9页高灯亮 
本文根据应变测量与剪切热场分析计算结果,论证了闽东南沿海漳浦—东山—带的基本构造特征,指出:漳浦—东山构造带是一条大型“平移剪切缝合带”,附贴于其东侧的“杜浔—古雷地体”,为一“剪切平移地体”。
关键词:应变场 剪切热场 平移剪切 缝合带 剪切平移地体 剪切动热变质带 
西安地裂缝形成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上海国土资源》1986年第1期1-7,共7页段光贤 何刚亮 
一、前言西安地区近年来急剧发展的地裂缝(见图1),给城市建筑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见图图3)。研究地裂缝这种较大规模的地表变形,对于城市建设布局、地震地质以及工程地水文地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关键词:西安地裂缝 形成机制 水文地质 地震地质 构造变形 地表变形 北东东 地堑 华县大地震 城市建筑 
宜兴慕蠡洞洞穴发育及其环境变化
《上海国土资源》1986年第1期50-58,共9页胡永懋 
慕蠡洞位于江苏宜兴县湖(氵父)乡西南约九公里的金塘山,是继宜兴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之后新开发的一个旅游胜地。该洞为堆积物充填后重新活动的一个全充型复活溶洞,对它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洞穴学的内容,而且为这类溶洞地区寻找...
关键词:金塘山 洞穴学 善卷洞 堆积物 地下暗河 砂砾石层 溶蚀洼地 张公洞 岩溶地下水 环境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