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

作品数:38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王国庄王丽敏刘敏左明杨三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员更多>>
发文期刊:《大江周刊(论坛)》《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企业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煤炭类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国科技纵横》2023年第23期142-144,共3页董晓晶 王策 
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对高校文化认同、行业认同、专业自信和教学科研都具有重要作用。对16所煤炭类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设置、阅读推广活动荣誉、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煤炭类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
关键词:煤炭行业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为例被引量:2
《办公室业务》2023年第5期85-87,共3页佟琦 刘敏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服务模式、信息处理能力等,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为实例,重点探讨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在管理、服务的层面上加强自身的...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G时代下图书馆智慧转型策略浅析
《当代图书馆》2023年第1期12-16,55,共6页刘军 孙帆 
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各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新的发展潜力,如何在图书馆领域导入5G技术以实现新时代下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在分析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优势特征和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剖析了5G时代为图书馆智...
关键词:5G 智慧图书馆 转型策略 智慧服务 知识库 
“空间改造”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高阶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为例
《当代图书馆》2021年第4期52-55,47,共5页刘军 
随着“空间改造”热潮的来袭,高校图书馆如何以改造促转型已经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文章在分析新形势下图书馆改造转型必要性、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校区图书馆空间改造工程为例,对基于...
关键词:空间改造 服务转型 高校图书馆 
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思考被引量:1
《办公室业务》2020年第22期52-53,共2页董晓晶 
本文以矿业类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业类高校的学科设置特点、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现状,总结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应牢牢坚持以矿业工程的学科建设为导向。同时通过提高馆员业务素质...
关键词:矿业类高校 高校图书馆 特色资源建设 
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能力创新建设
《公关世界》2020年第4期102-103,共2页刘敏 王丽敏 
通过对美国大学在图书馆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支持等相关方面的论述,从专业馆员、知识服务、教学资料与技术支持、教学服务能力创新建设几个方面入手,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建设提出了一些有帮助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教学服务 创新建设 
从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谈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40期1-2,共2页左明 刘妍 陈志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市工程力学特色专业;北京市工程力学专业建设和北京市工程力学教学团队项目
青年人才的培养关乎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并且在任何时期都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本文统计了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主要工作完成时的平均年龄为34.66岁,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54.45岁,可见诺...
关键词:青年人才 诺贝尔奖 创新 科技发展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析被引量:2
《情报工程》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王丽敏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技术,介绍了现阶段大数据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和方向,最后指出了图书馆在应用大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 图书馆 学科信息门户服务 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信息时代煤炭行业信息化探析被引量:1
《煤炭技术》2012年第12期154-155,共2页王丽敏 刘敏 
首先阐述了煤炭行业信息化的涵义,介绍了现阶段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了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措施,并指出了煤炭行业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 煤炭行业 信息化 
两汉图书的传播形式
《大江周刊(论坛)》2012年第5期1-2,共2页刘敏 谢斌 王丽敏 
两汉图书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主要有四种方式。其一是延续秦时流传下来的口耳相传。因为汉兴之初典籍焚毁严重,因此只能通过口口相授,此方式主要在汉初采用。其二是学校传播。随着官学的勃兴,教育开始发展,各大儒纷纷开馆...
关键词:两汉 图书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