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作品数:2032被引量:9912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郭增建袁道阳张元生石玉成郭安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黄土地震预报M地震预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间柱-杠杆阻尼装置的放大效率研究
《世界地震工程》2025年第2期147-159,共13页李淑婷 邓津 蒲小武 张晓阳 王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20YFD1100703-04);云南省省市一体化“工程结构震振双控复合隔震(振)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202202AH210004)。
传统杠杆放大装置能有效地增大黏滞阻尼器的变形从而提高其耗能效率,但其占据大量的建筑空间。中间柱式阻尼装置占据建筑空间小,但耗能效率低。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放大装置,该装置基于带黏滞阻尼器的中间柱-杠杆机构,简称“CLVD”(colum...
关键词:消能减震 中间柱-杠杆阻尼装置 位移放大系数 耗能系数 优化控制 
麦积山石窟近场活动断裂潜在地震变形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690-699,共10页亓绚薇 赖天文 石玉成 梁庆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2A20599)。
麦积山石窟近场范围内发育有多条断裂,历史上尤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对麦积山石窟影响最大。为探究近场发震断层对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在分析西秦岭北缘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其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基础上,结合断层的弹性位错理论与三维有限元数...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 西秦岭北缘断裂 形变场特征 地震变形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前超低频事件的检测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727-740,共14页张晓阳 邓津 李淑婷 
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2020GZ0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站项目(2021Y02);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2JR11RA089);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2JR5RA827)。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泸定地震前震源区发生的以超低频地震形式出现的慢地震,对理解主震的震源物理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对泸定地震主震前发生的超低频地震进行检测,初步分...
关键词:超低频地震 希尔伯特变换 短时傅里叶变换 泸定M_(S)6.8地震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的地震裂缝及其成因机制
《地质力学学报》2025年第2期211-222,共12页张波 王爱国 姚赟胜 何小龙 姚赛赛 朱俊文 蔡艺萌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40A,XH19045Y);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267,42072246,4160222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IESLZ06)。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大量的地震裂缝,但对地震裂缝的成因认识存在较多分歧。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强地震中地震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采用野外观测、统计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方法,系统调查积石山地震形成的246条...
关键词:地震裂缝 积石山地震 积石山东缘断裂 地震地质灾害 地表破裂 
缅怀安启元在地震局时期的开创性领导工作(一)——圈定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地震工作任务和方针
《地震科学进展》2025年第4期243-248,共6页郭安宁 
安启元自1977年从石油系统来到国家地震局担任领导职务,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唐山大地震没有被预报,十年地震探索发现地震预报要走的路还很长,自然有声音认为地震预报应回归科学研究,作为承担政府责任的国家机构存在的条件和理由都不足,...
关键词:安启元 国家地震局 改革开放新时期 调整 地震工作方针 
2023年积石山Ms6.2地震发震断层倾向争议讨论与相邻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480-491,共12页平孜菲 葛伟鹏 张波 朱俊文 曹曦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72267);中国地震局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48);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34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LZ05)。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6.2地震。选取Sentine1-1A升、降轨SAR卫星影像,采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获取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升、降轨LOS向同震形变场长轴为NW—SE向,变形为正值,向卫星方向靠近...
关键词:INSAR 积石山Ms6.2地震 同震形变场 SDM 断层滑动分布 
新型防液化抗滑桩研发与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25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董建华 杨博 田文通 吴晓磊 何鹏飞 赵律华 连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178335,No.52438345);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No.SKS-2022166);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No.24ZDCA0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No.22107031081835)。
地震诱发液化滑坡灾害严重,为解决含可液化土层边坡的支护治理问题,基于“防抗结合”的理念,集主动“排水”和被动“抗滑”为一体,提出了一种新型防液化抗滑桩。为检验新型抗滑桩的抗液化效果,基于黄河上游流域含可液化土层边坡的勘察资...
关键词:地震液化滑坡 新型防液化抗滑桩 超孔隙水压力 振动台试验 
Bootstrap抽样下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研究
《地震研究》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赵煜 魏毛毛 孙艳萍 史一彤 陈文凯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1XTJ004);兰州财经大学重点项目(Lzufe2022B-00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IESLZ04);“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0504104).
选取1950-2022年中国内地地区历史震例数据信息,以极震区烈度、发震时间及人口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三级场景,运用Bootstrap抽样方法对各场景下的历史震例进行扩充,进而采用贝叶斯估计给出不同场景下地震人员死亡变化分布函数,再根...
关键词:地震 人员死亡 Bootstrap抽样 贝叶斯估计 死亡率 
大震震源参数快速测定及地震灾情评估技术系统
《地质科技通报》2025年第1期359-360,共2页王墩 陈文凯 
由于大震震源破裂过程的复杂性及随机性,震后难以快速准确测定震级、发震断层空间展布和地震烈度,从而使第一时间准确评估地震灾情面临巨大挑战,导致现有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常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地震后各级政府和应急管...
关键词:兰州地震研究所 震源参数 震源破裂过程 地震灾害 地震灾情评估 中国地震局 地震烈度 快速评估 
结合空间域和频率域纹理特征的深度学习建筑震害提取方法--以2023土耳其地震为例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朱贵钰 翟玮 杜建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404、41601479);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JR5RA822);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11276679015);甘肃省地震局创新团队专项(2019TD⁃01⁃0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IESLZ4)。
大型地震灾害发生时都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灾后第一时间对灾情作出判断极为重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易受光照和气候条件影响的优势,使用SAR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在震后救...
关键词:SAR 建筑物震害 深度学习 空间域纹理特征 频率域纹理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