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作品数:74被引量:1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周丹张强国廖桂芳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流转大学生汉赋思想政治教育大陆新武侠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海洋开发政策的历史考察被引量:7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1-6,共6页侯晚梅 唐远华 
新中国海洋开发政策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是新中国海洋开发政策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海洋观念和海洋政策主要侧重于海防方面;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是国家海洋开发政策基本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统筹海...
关键词:新中国 海洋开发政策 历史考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结构分析被引量:4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5,共5页冉志 周发财 
重庆市教委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分析(09SKC20)
从内容、意义和实践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构分析,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内容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古今结构、中外结构和开放结构;意义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构 内容 意义 实践 
当前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6期66-68,共3页刘新荣 
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在国发20093号出台后,重庆市的土地流转政策应当选择新的突破口和方向,加紧完善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市的土地流转进行统一的宏观管...
关键词:土地流转 土地规划 占补平衡 
汉赋的产生溯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8期32-33,共2页王洪泉 
两汉时期,汉赋以其独特的文学样式,旷代空前。作为一种文体的形成,汉赋必定有它的文学艺术渊源,而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汉赋又必定有它之所以形成的文化背景。汉赋主要是在《诗经》、《楚辞》和战国散文的启导和引发下,在新的时代土壤中和...
关键词:汉赋 艺术背景 南北文化融合 溯源 
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邓龙奎 
2009年度重庆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阐释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2X06)的阶段性成果
本论文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入手,阐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当代价值 
试析沈从文《一般或特殊》引发的论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李新 
本文针对抗战时期沈从文在《一般或特殊》中提出的言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从文学功能特别是文学审美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在抗战时期的特殊政治环境里,文学是怎样坚持自己的独特方式曲折前行的。
关键词:《一般或特殊》 论争 文学与抗战宣传 文学功能 
梁实秋在抗战前后关于文学与政治之关系的言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86-88,共3页李新 
该文针对梁实秋在抗战前后几次提出的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抗战、文学与政治等关系的言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是怎样在抗战前后的特殊政治环境里,扭曲着自身向上生长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文学与革命》 “与抗战无关” “文艺政策” 抗战环境 扭曲生长 
国际反规避措施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年第7期120-120,122,共2页刘新荣 张强国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目前反规避立法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从中国“入世”后外贸形势发展和外贸立法的完善.进一步保护国内市场等角度出发,论证了我国完善反规避立法实体规范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完善反规避立法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重...
关键词:规避 反规避 倾销 反倾销 
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研究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26-129,共4页郭蓉 
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论发展研究中,受到国内外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的普遍重视与关注。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结构、构建意义,以及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三位一体 模式 机制 
市场化改革中权力的代表性及社会效应被引量:4
《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吕庆春 伍爱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阶段性成果(08X5H002)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在权力的主导下并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是"权威志向型"的改革。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具有较突出的探索与试错性质。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在逐渐放权,但总的趋势是权力不褪色。随着权力的下放,对权力约束减弱,权力...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 权力 代表性 社会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