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辑部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工程征稿简则学术性刊物防震减灾事业工程技术人员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研究导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科技创新导报》《传播与版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被引量:8
《传播与版权》2016年第1期129-130,共2页曹金名 徐文杰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科技期刊承载着科研成果传播的重大责任,因此探讨科技期刊如何更好更快地与新媒体融合运用。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实践、媒体融合对人才队伍的要求、科技期刊的思维转换三个层面,阐述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策略,使科...
关键词:大数据 科技期刊 新媒体 融合发展 思维转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新媒体的融合运用被引量:8
《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9期171-172,共2页曹金名 徐文杰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本文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现状,利用唯物辩证法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立统一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媒体 融合 建设性舆论监督 人才队伍 
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合作发展的完善机制
《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31期208-209,共2页徐文杰 康丽君 
在网络时代这一新形式下,期刊的传播方式也正在发生着革命式的变化。为更好地传播知识成果,学术期刊与数据库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与数据库的合作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完善机制。...
关键词:学术期刊 数据库 合作发展 完善机制 
数字化时代对优先数字出版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科技与管理》2013年第4期114-116,127,共4页康丽君 徐文杰 
探讨数字化时代期刊的发展模式,寻求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地位的途径。优先数字出版可以大幅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科研成果传播的范围、缩短科研学术论文发表的周期,凡此种种都是纸质印刷版期刊所不及的。这种...
关键词:优先数字出版 质量保证 时间标准 思考与探索 
地震类科技期刊践行防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的社会责任被引量:1
《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07X期183-184,共2页康丽君 徐文杰 
总结30年来的办刊经验,作为地震类科技期刊,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围绕期刊定位,提高论文的时效性,严把学术质量关,积极组织约稿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地震类科技期刊在防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等方面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 地震类科技期刊 期刊定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征稿简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第5期196-196,共1页
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是学术性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我国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方面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2本刊登载国内外地震工程与工程振...
关键词:工程振动 地震工程 征稿简则 防震减灾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 科研成果 学术性刊物 科学工作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征稿简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第1期178-178,共1页
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是学术性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我国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方面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关键词:工程振动 地震工程 征稿简则 防震减灾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 学术性刊物 科学工作者 科研成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征稿简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第6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工程振动 地震工程 征稿简则 防震减灾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 学术性刊物 科学工作者 科研成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征稿简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第5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工程振动 地震工程 征稿简则 防震减灾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 学术性刊物 科学工作者 科研成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征稿简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第1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工程振动 地震工程 征稿简则 防震减灾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 学术性刊物 科学工作者 科研成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