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作品数:152被引量:11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磊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检察机关检察刑事政策职务犯罪刑事和解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掐卡”行为的认定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23年第4期79-80,共2页薛璐璐 李佳峰 
一、基本案情2019年下半年,陈某、丁某结伙,在怀疑师某在境外从事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将陈某本人办理的多套银行卡材料,以300元一套的价格出售给师某。经查,上述银行卡被境外诈骗分子用于诈骗活动,诈骗流水金额共...
关键词:银行卡 网络诈骗 中信银行 挂失 境外 
以涉案人员分类处理机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2期18-20,共3页赵桔水 王婉露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同一案件中的涉案人员进行分情况处理。对犯轻罪的特殊群体,慎用逮捕措施,并以数字监控手段保障取保候审效果;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人员,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将少捕慎诉慎押与检察听证工作相结合,充分...
关键词:少捕慎诉 数字监管 不起诉 
制作插件程序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认定
《中国检察官》2021年第16期56-58,共3页王玉瑊 高志华 
一、基本案情被告单位安徽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被告人张某,男,系安徽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卢某,男,系安徽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被告人杨某某,男,系安徽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被告人刘某,...
关键词:有限公司股东 住所地 行为认定 网络科技 安徽省合肥市 法定代表人 供应链管理 蜀山区 
诈骗花呗额度行为的定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22期3-8,共6页张怡铭 李佳峰 
花呗的法律属性为一种消费信贷产品,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卡。诈骗花呗额度的行为,涉及四方主体刑事责任认定问题。行骗人提议被害人使用花呗付款,因被害人对使用花呗刷单具有自我决定权且遭受了实际损失,应当认定为普通诈骗罪...
关键词:花呗额度 诈骗罪 骗取贷款罪 非法经营罪 
校园“套路贷”案件的司法认定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0期18-22,共5页刘辉 
"校园贷"是"套路贷"犯罪表现形式之一,因其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实施,因此具有相对独特的心理危害特征和结果危害特征。犯罪分子为了更有效率的实施"校园贷"犯罪活动,逐步向组织管理公司化、作案工具网络化、犯罪手段系统化、行为模式隐蔽...
关键词:校园贷 犯罪特征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社会综合治理 
利用信息网络介绍卖淫犯罪的审查认定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18期33-36,共4页赵崇杰 
当前各种新型网络犯罪不断出现,传统的介绍卖淫犯罪方式也被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化手段所替代,使其犯罪具有异地化、神秘化、复杂化的特点,犯罪嫌疑人利用信息网络隐藏虚化真实身份,案件当事人从未谋面也素不相识,使介绍卖淫犯罪在定罪及...
关键词:信息网络 电子数据 证据体系 
“四个注重”助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12期41-43,共3页赵崇杰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以来,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以全局意识和高效执行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根据试点情况,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总结出"四个注重",即注重引导侦查,拓宽制度普适性;注重自由裁量,构建制度立体...
关键词:引导侦查 自由裁量 释法说理 监督 
浅析电子政务在反腐中的效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31期139-140,共2页陈聪清 
本文从前期预防、中期侦查、后期追责三方面,结合电子政务公开透明、刚性化的特征和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浅要分析被现代通讯技术格式化的电子政务在反腐上的效用。其过程的可视化、执行的程序化、权责的明晰化,能有效避免了公权力和...
关键词:电子政务 反腐 效用 
《刑法修正案(九)》加大行贿犯罪打击力度规定研究
《中国检察官》2016年第1期50-51,共2页赵崇杰 
《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具体表现在完善行贿犯罪的刑罚体系,将罚金刑纳入其中;严格行贿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降低行贿犯罪逃脱处罚的可能;扩大行贿犯罪的对象范围,有力地回应了严厉打击行贿犯罪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行贿犯罪 罚金刑 从宽 
以法治思维提升检察公信力的思考——以未检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为范例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21期44-46,共3页赵桔水 李坤 
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案件中,附条件不起诉工作是检察机关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目前,由于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标准规定不明确、适用程序繁琐等问题,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较低。应以法治思维推进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促进提升检察...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 未成年人检察 附条件不起诉 社会帮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