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

作品数:2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叶永烜范建明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哲学宗教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文学宇宙IAU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国家天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民偶像:哈勃时代30年
《中国国家天文》2020年第3期16-27,共12页黄京一 
1990年4月24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广场上人头攒动。上午8时33分,在倒数31秒后,矮胖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一飞冲天,而它携带的正是此后为天文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超级明星——哈勃空间望远镜。
关键词:肯尼迪航天中心 哈勃空间望远镜 一飞冲天 超级明星 航天飞机 美国佛罗里达州 
冥王星新发现
《中国国家天文》2016年第8期16-55,共40页
“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一年之后,本刊编辑部搜集整理了相关图片,为读者展现一个充满惊喜的冥王星。
关键词:冥王星 编辑部 “新视野” 相关图片 
科学家眼中的玻璃陨石——基本认识和研究方法
《中国国家天文》2016年第5期16-19,共4页
叫陨石,但不是陨石 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由地表物质熔融后陕速凝结的天然玻璃。玻璃陨石的发现地具有广泛而限定的地理分布。地表发现的玻璃陨石多呈块状,棕黑色到浅绿色,一般为厘米级大小,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作...
关键词:玻璃陨石 科学家 火山玻璃 地表物质 动力学作用 撞击地球 地理分布 化学成分 
年轻的中微子天文学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12期44-49,共6页
中微子天文学作为天文学的一个新兴分支,相对于传统夫文学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为人类认识宇宙带来哪些新知?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研究员、美国南达科他州矿业扣技术大学物理系白新华副教授等学者。
关键词:中微子天文学 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南达科他州 研究员 物理系 宇宙 
光的探索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7期16-18,共3页
201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 and Light-based Technologies,简称国际光年)”,
关键词:LIGHT 联合国 国际 
光与恒星的演化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7期32-34,共3页
恒星发出的光干变万化,光与恒星演化密不可分。但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蒋世仰。
关键词:恒星演化 国家天文台 记者采访 不可分 研究员 
光与宇宙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7期36-41,共6页
来自遥远时空的光,蕴藏着关于宇宙演化和时空结构的秘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向本刊记者介绍了天文学家对此的一些基本认识和探索。
关键词:宇宙演化 时空结构 国家天文台 天文学家 研究员 
黑体与黑洞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7期42-45,共4页
黑洞、黑体这两个词中都有“黑”字,那么黑洞和黑体是一家吗?本刊记者就此类问题采访了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王乔。
关键词:黑洞 黑体 国家天文台 研究人员 
红外光里的宇宙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3期14-53,共40页
1666年,牛顿通过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了很多条彩色光带,由此扣开了光谱分析的大门。事实上,光的本质是电磁波。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不同的波段。我们能看...
关键词:红外光 宇宙 电磁波谱 波长范围 光谱分析 无线电波 伽马射线 可见光 
走近太空探索者
《中国国家天文》2014年第10期42-51,共10页
以“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为主题的太空探索者协会(ASE)第27届年会于9月10日~9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近百名航天员参加。9月12日是太空探索者协会社会活动日,来自中国、俄罗斯、瑞典的四位航天...
关键词:太空探索 国家天文台 航天员 社会活动 科研人员 俄罗斯 协会 人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