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铁路运输法院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实证研究有罪判决依法必然性更多>>
发文期刊:《法律适用》《西部法学评论》《中外法学》《刑事法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财会监督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与风险应对被引量:2
《中国经贸》2023年第4期154-156,共3页李红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本身比较繁杂,现阶段又面对着转型期经济发展的艰难使命,其要遇到的财务风险比较多,财务人员还要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这也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职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新财会...
关键词:新财会监督 财务管理 管理创新 风险应对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认制度问题研究——以刑事责任能力为分析路径
《刑事法评论》2011年第2期378-404,共27页李钢 
自1997年我国《刑法》采取总则与分则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确立单位犯罪以来,在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互动过程中,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认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实践性课题,迫切需要理论的合理阐释和司法的积极应对。以学者对该问题的众多...
关键词:单位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自然人犯罪 制度问题 公司法人人格 直接责任人员 间接正犯 债权人利益 
中国共产党选择依法执政方式必然性的三重论证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4,共4页李钢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决议中提出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在转换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而理性的抉择。依法执政范畴应从执政方式的概念和执政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阐释。对中国共产党选择依法执政方式必然性的解说,主要从执政合法性、执政...
关键词:依法执政 执政合法性 执政过程 
盗窃 贪污 还是买赃
《当代工人》2008年第24期28-29,共2页李钢 
【编辑留言】有利益出现的地方,就总有人为之不顾一切,以身试法。储煤场里的好戏,有官有民,有里有外,虽然把这帮人连窝端了,但怎么定罪也有说道。定他的罪就要让他心服口服。这方面的问题,法官看得最清楚——
关键词:盗窃 储煤场 编辑 法官 公共财物 收购赃物 以身试法 煤炭 贪污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有罪判决证明标准适用情况的实证研究——兼谈我国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重构设想被引量:3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73-78,共6页李钢 
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调研报告>(批准号为:GFZD08-02)
有罪判决证明标准问题是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重要课题。调查表明,现行证明标准存在理想化、操作性较差、诉讼成本偏高等突出问题。现行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是实践中由事实认定所造成错案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不能盲目地放大两者之间的因果...
关键词:有罪判决 证明标准 合理怀疑 
对刑法中“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情节的法理思考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李钢 
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情节,其用意主要是用重罚来督促肇事者及时救助伤者,而非单纯威慑肇事者不要逃避法律追究。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界定,不符合刑法立法本意。应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解释为"...
关键词: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加重处罚 救助义务 
挂靠车辆交通肇事后被挂靠人的民事责任分析被引量:4
《人民司法》2008年第10期73-76,共4页李钢 
在挂靠车辆负有事故责任的交通肇事损害赔偿纠纷中,应由挂靠人向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由被挂靠人在收取的挂靠管理费范围内承担有限连带赔偿责任。
关键词:交通肇事 挂靠车辆 责任分析 连带赔偿责任 民事 损害赔偿纠纷 事故责任 第三人 
关于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查研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84-87,共4页李钢 
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GFZD08-0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重要课题。调查表明,非法证据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仍然十分突出。结合司法实践,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非法言词、实物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范围,以侵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手段...
关键词: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证明责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缓刑的适用被引量:1
《西部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40-43,共4页李钢 
当前,宽严相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已经得以确立。缓刑制度本身即一种立足于宽宥的行刑制度,当然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从宽精神的必要手段。法院要重视缓刑的适用,在具体裁量刑罚过程中要切实贯彻好宽严相济的政策精神。
关键词:宽严相济 和谐社会 缓刑 
对医疗事故罪认定两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4
《法律适用》2007年第10期93-94,共2页陈晓平 李钢 
一、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我国医务人员按其业务性质分为四类:1、医疗防疫人员;2.药剂人员;3....
关键词:医疗事故罪 卫生技术人员 医务人员 卫生行政机关 特殊主体 业务性质 护理人员 公立医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