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22被引量:13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人工智能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领域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社会科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
《中州学刊》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张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024JZDZ028)。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层面“正本清源”,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等视角...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战略考量
《唯实》2024年第8期15-19,共5页张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深刻洞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势,对建构和巩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正本清源、凝心铸魂中逐步打造具有鲜明时...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守正创新 意识形态话语权 现代文明 党的意识形态 
制度哲学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结构与功能探析被引量:1
《理论探讨》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张振 杨玉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总体逻辑及实现机制研究”(22&ZD020);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政党中心主义视域下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KYCX23_155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首次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回应“制度如何健全”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础是厘清“制度是什么”等问题,制度哲学为剖析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内在结...
关键词: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制度哲学 结构 功能 
“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生成逻辑的多维阐释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张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总体逻辑及实现机制研究”(22&ZD0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22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和未来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两个确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两个确立” 党的全面领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数字党建:概念界说、历程考察与核心向度被引量:7
《治理研究》2023年第6期113-129,160,共18页曲值 张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总体逻辑及实现机制研究”(编号:22&ZD02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整体智治视域下数字党建发展研究”(编号:KYCX22_0023)。
数字技术与政党建设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系列党建新实践和新形态,数字党建就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数字党建不是数字技术与党建工作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赋能增权和交互融通。制度安排和技术嵌入协同推进,技术赋能、赋责...
关键词:党的建设 数字党建 大数据 中国式现代化 人工智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与模式创新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35-41,共7页张媛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资本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之“变”、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理念之“转”与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之“定”的理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秉持马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系统思维 主动精神 创新思维 
进化的理想与理想的进化:略论鲁迅1898—1926年间进化思想的演变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6-124,共9页戴静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鲁迅的生命观研究”(2023SJZD09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前期进化论思想研究(1898-1926)”(21HQ046)。
鲁迅1898—1926年间的进化思想是随着对国家、社会、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他早年从信奉科学万能转向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倡导通过培养人的内在精神来提升“人治”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他也质疑了“强权即公理”的...
关键词:鲁迅 进化 演变 
"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生成逻辑的多维阐释被引量:6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20-29,I0002,I0003,共12页张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总体逻辑及实现机制研究”(22&ZD02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22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和未来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两个确立"决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两个确立" 党的全面领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机制被引量:30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34-44,共11页韦俊峰 张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1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FKS008)。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建党精神为本源,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峥嵘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赓续生成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以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 铸魂育人 
党内“同志”称谓的话语透析被引量:1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0-24,共5页曲值 张振 
党内称谓反映党的政治规矩和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分析党内称谓的核心语义透视时代的政治变迁。“同志”一词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个在不同时期经由中央专门下文倡导的称呼,反映出鲜明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党内称谓 同志关系 话语分析法 党的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