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2331被引量:19835H指数:5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程和琴沈焕庭李小平杨世伦丁平兴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口沉积物长江数值模拟表层沉积物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水下三角洲中晚全新世的有机碳埋藏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74-90,共17页王秀行 刘世昊 胡维芬 冯威 丰爱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76175和42078067)资助。
黄河作为世界性大河,在世界源-汇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汇区是探讨有机碳埋藏的热点区域。但目前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的碳埋藏过程的研究多聚焦于其现代沉积过程,对千年尺度水下三角洲地区的碳埋藏过程的认识仍较为缺乏。鉴此,本...
关键词:碳埋藏 沉积演化 黄河水下三角洲 中晚全新世 有机碳来源 
若尔盖盆地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地理学报》2025年第1期167-182,共16页赵嘉雯 王龙升 张玉柱 陈莹璐 胡守云 张桂叶 孟丽卫 战超 王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207,42277449,42330406);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202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人才引育计划。
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古河道沉积物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区域环境演变信息。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剖面(NYQ-B)进行系统环境磁学分析,并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对黄河牛轭湖古河道沉积剖面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进行研究...
关键词:环境磁学 古河道 牛轭湖 若尔盖盆地 环境演变 
三峡库区汉丰湖水体CO_(2)及CH_(4)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12期7046-7062,共17页蹇陈 杨艺 刘婷婷 龚小杰 王晓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37168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NSCQ-MSX2598);重庆市教委研究项目(KJQN202200536,KJZD-K20200050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637007)。
利用漂浮箱法与顶空平衡法对汉丰湖水体CO_(2)与CH_(4)排放通量及溶存浓度进行逐月观测,探讨了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汉丰湖水体CO_(2)排放通量为-64.3~128.4mmol/(m^(2)·d),平均值为(35.8±45.2)mmol/(m^(2)·d),远低于三峡...
关键词:汉丰湖 双重水位调节 CO_(2)与CH_(4)排放 时空动态 影响因素 
福建城村汉城遗址城壕沉积记录的河流地貌过程
《山地学报》2024年第6期765-780,共16页王子桉 卫俊杰 邱俊杰 左昕昕 靳建辉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4R103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J014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012)。
环壕是古代聚落重要的功能性设施,其多利用天然河道并加以人工改造而形成,可以实现农业灌溉和军事防御等多重功能。城村汉城遗址是秦末汉初的闽越国城址,具有完备的环壕系统,为深入了解闽北地区秦汉时期人地关系演变提供了契机。本研究...
关键词:释光年代学 粒度 水文地貌过程 城村汉城遗址 
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巴耶尔瓦河及邻近王湾水体溶解甲烷分布、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极地研究》2024年第4期555-567,共13页张自强 杜冠祥 尹航 朱卓毅 张瑞峰 金杰 张国森 张桂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6044);上海市极地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特区计划(21TQ1400201);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项目(2013YR09009&15/16YR14)资助。
甲烷(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北极地区由于快速升温引起冻土带融化,已成为全球释放CH4的热点区域。本文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8月北极黄河站考察期间,对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王湾和巴耶尔瓦河(Bayelva River)等不...
关键词:甲烷 冰川融水 巴耶尔瓦河 王湾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北极黄河站 
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上海南汇边滩为例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9期2892-2900,共9页龚吕 胡阳 李贲 宋远昊 李泽渊 李天佑 李秀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41016);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EMRT202315);上海市科委项目(22dz1202601);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项目(沪环科[2022]第10号);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资助。
互花米草是中国海岸带典型的入侵植物,清除互花米草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岸带生态修复任务。刈割+翻耕是当前互花米草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为评估该方法对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2022年9—12月,即南汇边滩生...
关键词:互花米草 生态修复 大型底栖动物 沉积物理化因子 
长江下游崩岸段动力分区特征与地貌适应机制
《地理学报》2024年第9期2246-2260,共15页陈锦锋 滕立志 刘瑞清 程和琴 任仲达 金阳 张鸿 贾正阳 周权平 邢海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728)。
近年来长江下游潮区界上移、涉水工程建设增多,河道崩岸灾害强度增大。前人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崩岸段存在强烈竖轴回流,但未探讨滩槽交互带水动力分区特征及地貌的微观适应机制。本文基于频繁窝崩岸段多普勒声学流速...
关键词:滩槽交互带 切变灾害 水动力分区 微地貌 地貌演变 
台风“利奇马”对长江口水通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海洋预报》2024年第4期66-76,共11页姚鼎 李铖 张凤林 葛建忠 张洪生 郭文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9061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9132);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19YF1418500);上海市科委地方高校基地能力建设项目(17040501600、21ZR1427000);上海市‘全渗透’深远海离岸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下,河口水通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变化。利用无结构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研究了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长江口水通量及分流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利奇马”可造成南槽持续30 h的净向陆水通量;受台...
关键词:FVCOM 台风影响 水通量 分流比 长江口 
淮河支流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序列粒度指示的地表过程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24年第4期1268-1278,共11页王兆夺 黄春长 周亚利 陈莹璐 尚瑞清 查小春 庞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09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JRRA1660);甘肃省科学院人才基金项目(QD2023-04)。
【目的和方法】为了深入理解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与地表过程演变,通过对淮河流域详细的野外调查,在汝河上游诸市乡段一级河流阶地前沿发现了夹有多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全新世黄土土壤沉积物地层剖面。对该剖面进行详细观察测量,地层划...
关键词:黄土 古土壤 古洪水 粒度端元分析 全新世 淮河 
福建宁德地区第四纪年代地层时空特征及对海面变化的指示
《中国地质》2024年第4期1342-1354,共13页王继龙 林丰增 彭博 刘平 章诚诚 劳金秀 李月 于俊杰 武彬 陈静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26)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 】为厘定福建宁德地区晚第四纪地层框架,给予区域咸、淡水划分提供基础资料支撑,也为中国东部晚第四纪海侵研究提供可供对比的新资料。【研究方法 】通过对NDGK2孔的岩性、年代、微体古生物分析,区域钻孔对比,重建了其晚第...
关键词:晚第四纪 海相层 古风化壳 海平面变化 地层年代 地质调查工程 宁德海岸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