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跷脉

作品数:37被引量:12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吕岑冯玲媚王惠敏王舰刘建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医学》《保健文汇》《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四川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碧英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撷英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0期5298-5301,共4页郗亚薇 张盼 关芮 李雪萍 吴旭丽 叶永铭 
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韩碧英名老中医工作站)(No.2017-SZ-C-67);韩碧英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分站,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No.HLCMHPP2023026)。
文章从辨证思路、治疗特点、验案举隅3个方面介绍韩碧英教授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顽固性面瘫经久难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韩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邪滞面部经筋的孙络浮络与阴阳跷脉,日久耗伤卫气营血而致经筋...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 经验 韩碧英 旁通 五输穴 温针灸 阴阳跷脉 针药结合 
针刺调理阴阳跷脉联合百会穴压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第12期1795-1800,共6页孙慧琳 张琦 孟祥蕾 薛媛 郭晓 谈太鹏 刘双岭 
2024年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项目(黑中医药综函[2024]2号)。
目的研究针刺调理阴阳跷脉联合百会穴压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医组,每组40例。西药组采取常规西药...
关键词:心脾两虚型失眠 针刺 阴阳跷脉 百会穴压灸 睡眠质量 丙二醛 同型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以阴阳跷脉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临床观察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2期2467-2469,共3页孙国鑫 王晓鹏 曹克锋 景馨萍 曹馨 谢果 文洪 张天生 
艾灸优势病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培育)(2022TD2001)。
目的:观察阴阳跷脉为主针刺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以申脉、照海、风池、太冲、跗阳、交信、睛明等为主穴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关键词:眼睑痉挛 阴阳跷脉 针刺 
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刺调理阴阳跷脉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7期86-89,共4页刘秋萍 
观察逍遥散加减配合针刺调理阴阳跷脉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疗效。方法 将肝郁脾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分别行逍遥散加减、加用针刺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方案治疗后均发挥一定疾病治疗...
关键词:不寐 逍遥散加减 针刺调理阴阳跷脉 肝郁脾虚型 中医药疗法 
牵正散加减配合阴阳跷脉交会穴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
《当代医学》2023年第12期87-89,共3页贾金金 吴洪收 吴立峰 
目的探究牵正散加减配合阴阳跷脉交会穴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干梗死眼肌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牵正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
关键词:牵正散 交会穴 急性脑干梗死 眼肌麻痹 
自拟额三针配合阴阳跷脉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被引量:5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7期942-945,共4页蒲春萍 吴永平 胡桥 刘磊 谢芳 杜春蕾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21MS173)。
目的 探讨自拟额三针配合阴阳跷脉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南充市中医医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
关键词:失眠 心肾不交 额三针 阴阳跷脉 
调节阴阳跷脉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系统医学》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王芳 房铭 庄倩 侯可强 
青岛市中医药科技项目任务书(2021年度)(2021-zyym19)。
针对不寐病,首先需要明确不寐病的特征。不寐病俗称失眠,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患病后,将会导致睡眠质量低下,难以入睡,且经常伴有多梦、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且不寐病患者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
关键词:平衡阴阳 跷脉 不寐 研究进展 
针刺阴阳跷脉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60例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年第2期280-281,共2页阮蓓蕾 马向明 
脑中风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数据统计超过50%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足内翻是最常见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占17%~43%,足内翻影响行走的效率与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康复治疗...
关键词:畸形发生率 足内翻 步行能力 阴阳跷脉 卒中后 脑中风 中风后 数据统计 
阴阳跷脉调节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理论初探被引量:9
《辽宁中医杂志》2020年第9期14-17,共4页李金金 陈云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ZY(2018-2020)-CCCX-2004-03];上海市科委项目(1640193180,18401971000,ZYKC201703006)。
以中医文献为源,结合近期临床研究,探讨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睡眠节律紊乱提供中医治疗理论与思路。从阴阳跷脉的历史考究中总结其经脉循行特点、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其与脏腑的联系,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睡眠-觉...
关键词:阴阳跷脉 睡眠-觉醒 昼夜节律 奇经八脉 针刺 腧穴 
基于平调阴阳跷脉理论针刀治疗跗管综合征28例被引量:1
《中国针灸》2020年第6期610-610,共1页田浩 刘晓旭 朱中书 王寿兰 杨文龙 刘方铭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307。
笔者基于平调阴阳跷脉理论,采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松解局部腧穴治疗跗管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3~64岁,平均46...
关键词:跗管综合征 针刀 阴阳跷脉 肌骨超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