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本位制

作品数:65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贺水金吴玉文罗爱林张挽虹诸葛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银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分析——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被引量:2
《南方金融》2022年第1期91-99,共9页刘斌 张挽虹 
本文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步的经济景气周期及成因。主流观点认为,国际银价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异于世界的重要因素。国际银价主要通过货币供给和汇率传递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即银价下降将中国与世界经济危机...
关键词:白银存量 外汇汇率 物价 经济周期 银本位制 
清初的“铜荒”与日铜的进口被引量:1
《书屋》2020年第7期62-66,共5页陈政禹 
关于铸币材料,马克思有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的观点主要依据欧洲货币史上的金银本位制。公元八世纪前,欧洲主要流通古罗马金币,其后则以"银便士"为主。而铜由于其容易获得、延展性能好、不易炸膛的特性,...
关键词:古罗马 货币史 乌尔班 十五世纪 十七世纪 西洋火炮 清初 银本位制 
年历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13期8-8,共1页
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成立。李大钊被邀请参与活动并列为发起人之一。总会在北京。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1949年7月国民党政府徐堪主持的财政部拟具《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草案...
关键词:少年中国学会 年历 国民党政府 1949年 参与活动 银本位制 行政院 发起人 
熠熠千年:中国白银的变迁
《检察风云》2019年第11期92-94,共3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白银的冶炼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贵金属的白银,从唐代中期逐渐取得了货币资格,经过宋、元两朝,至明代晚期,白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完成了向真正货币的转变。中国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大航海时代背...
关键词:银元制度 西班牙银元 墨西哥银元 银两制度 银本位制 
金融危机下的众生相:盘点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被引量:2
《企业观察家》2019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我们来梳理一下'货币战'的完整路径:次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量化宽松——资本流向欧洲——美国评级机构下调欧元区几国国债评级——欧债危机爆发、欧元大贬值——热钱涌入亚洲等新兴国家——新兴国家经济过热出现泡沫——资本外...
关键词:货币战争 黄金储备 量化宽松 货币贬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 欧元区 全球金融危机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下海外贸易与商品经济发展
《长安学刊》2019年第2期13-16,共4页冯梦婷 
关于明代经济的研究,史学界已多有成果,但在白银货币化下对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的研究却不多。近年来大量史料证明,相较于同时期的西方地理大发现,成化、弘治以后的明朝社会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特别是银本位制的确立,为明朝中后期参与国...
关键词:明朝中后期 银本位制 商品经济 海外贸易 
玩“袁大头”须知己知彼
《集邮博览》2017年第9期83-86,共4页卢伯雄 
银元是泊来品,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银元在我国的历史实际上没有多少年,严格地说属于近代银币。明万历年间,银元流入我国。清道光年间开始试铸,清光绪八年(1882年)开始机铸银元,
关键词:知己知彼 15世纪 流通货币 银本位制 万历年间 道光年间 银元 光绪 
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的币值因素——从法文化视角的考察
《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宋振凌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银两和银元并用的格局蕴含着稳定币值的机制。在两种主币之间由银两锚定银元,而银两的币值取决于市场价格,这样货币市场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基础。在这一格局内,逐步形成了银元取代银两的情势,为"废两改元"的质变节点的到...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两元并用” “废两改元” 银本位制 币值 
我国货币价格体制——银本位制崩溃探究
《兰台世界》2016年第20期110-112,共3页刘院丽 
银本位制作为早期我国货币价格体制的重要形式,对我国早期价格机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本位货币体制的历史及崩溃过程,通过对货币价格机制变迁内在规律的分析,揭示了货币及货币价格机制依赖信用作为社会交...
关键词:银本位制 货币价格体制 信用 
从印花税票面额变化看民国通货膨胀被引量:2
《中国税务》2016年第6期44-45,共2页曾耀辉 
清末民初,战乱频仍,民贫国穷。清朝廷、民国北洋政府至国民政府前期发行货币采用银本位制,通货膨胀并不明显,这一时期政府发行的印花税票面额较为稳定可作为一个佐证。
关键词:通货膨胀 印花税票 民国 面额 国民政府 清末民初 银本位制 北洋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