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传导

作品数:3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仁光陈万春王永权胡伟国任珍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心脏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见的左束支阻滞呈交替性及文氏型演变一例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7年第6期453-455,共3页陈欣 胡伟国 
本文报道一例少见的左束支交替性文氏型束支阻滞,可以理解为由于左束支的隐匿性传导及超常传导所造成的。
关键词:左束支阻滞 交替性文氏阻滞 隐匿传导 超常传导 
三分支阻滞并位相阻滞伴隐匿传导致阵发高度房室阻滞1例被引量: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7期716-718,共3页耿旭红 梁续飞 王永权 
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劳累后出现头晕、黑朦,自觉心跳慢。既往无心肌炎及其他病史;家族中无50岁前猝死者。心脏超声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CM),以室间隔肥厚为主,最厚处为22 mm;左心房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静息下12导联心电图...
关键词:位相阻滞 房室阻滞 隐匿传导 
隐匿性交界性早搏致房室传导多样化1例报告被引量: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1145-1146,共2页刘晓峰 王永权 孙英贤 
报告房室交界区早搏隐匿性传导导致心电图多种房室传导现象共存患者1例,探讨同类心电图分析方法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隐匿传导 交界性早搏 房室阻滞 
左束支阻滞伴房室阻滞多变的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37-539,共3页刘俊敏 刘仁光 李北方 
分析1例左束支阻滞伴房室阻滞表现"多变"(房室传导8:1→1:1)的心电图,指出房室(束支)阻滞表现(房室传导比例)不仅取决于不应期病理延长的程度,同时受PP间期、逸搏间期和隐匿传导的影响。
关键词:房室阻滞 双束支阻滞 有效不应期 PP间期 逸搏间期 隐匿传导 
隐匿性传导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年第6期461-462,共2页王青云 
关键词:隐匿性 隐匿传导 临床 希氏束电图 直接证据 直接显示 动作电位 传导系统 心电图 不应期 心脏 名词 局部 接地 记录 
房性心律失常伴隐匿性房室传导阻滞、跳跃性P波1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第2期257-257,共1页陈文革 
关键词:房性期前收缩 短阵房速 隐匿传导 跳跃性P波 
56例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临床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第23期3522-3524,共3页叶海容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Af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间距≥2.0 s者分为持续性Af组(A组)、阵发性Af组(B组),分别统计比较两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A、B两组长R-R间...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窦性停搏 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隐匿传导 长R-R间距 
对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中图12-6的思考和商榷
《心电学杂志》2009年第4期268-269,共2页方炳森 
图12—6刊于该书第221页,在第220页中以“4.室性期前收缩逆向性隐匿性传导至交界区使其后的心房激动传导延迟,造成P—R间期延长(图12—6)”作为举例的。该图(图1)图题和说明如下:前向性隐匿传导,V1~V6同步记录,P—R间期0.22...
关键词:心电图学 室性期前收缩 隐匿性传导 临床 黄宛 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激动 隐匿传导 
“隐匿传导”心电现象的分析体会
《工企医刊》2009年第3期31-32,共2页罗景慧 
隐匿传导是指窦性或异位激动在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中传导时,未能使心房或心室除极,产生P波或QRS波。在常规心电图上不能直接显示出波形,故称隐匿传导。但由于传导组织已被除极,其后产生了一个不应期,或重整传导系统内节奏点的周期,...
关键词:隐匿传导 心电现象 常规心电图 传导系统 异位激动 心室除极 QRS波 反常现象 
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心电图临床特点被引量: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第9期75-76,共2页杨洋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中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Af)中长R-R间距差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DCG中R-R间距≥2.0s者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持续性Af组(B组)及阵发性Af(C组),分别统计比较三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窦性停搏 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隐匿传导 长R—R间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