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作品数:2018被引量:100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朱明忠邱永辉姜景奎欧东明葛维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彩色海洋”
《环球人物》2025年第6期42-43,共2页
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在印度教中象征着春天到来,也是印度的传统新年,在每年的2、3月间举行。节曰期间,人们通过互相涂抹色彩、投掷彩色粉末和水球来庆祝,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舞蹈,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彩色海洋”中。据悉...
关键词:印度教 吉祥如意 音乐和舞蹈 彩色 海洋 投掷 洒红节 红色 
印度对尼泊尔内政的宗教介入分析
《现代国际关系》2025年第2期89-107,149,150,共21页谢超 
202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印度右翼政治思潮崛起及其内政外交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BGJ007)阶段性成果。
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加强印度教民族主义海外动员,作为印度南亚近邻且有悠久印度教传统的尼泊尔首当其冲。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尼泊尔分部日趋活跃,推动印政教力量大力介入尼内政;在尼泊尔的马德西人及其地位问题成为印介入尼内政的主...
关键词:印度教 国民志愿服务团 尼泊尔 南亚 
印度应对印美价值观分歧的策略变化、动因及影响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5年第1期24-44,152,153,共23页谢超 
202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印度右翼政治思潮崛起及其内政外交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BGJ007)阶段性成果;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23年度课题“印度古代思想的战略文化启示及其对印美关系的影响”资助成果。
印度是一个多族群国家,作为主导族群的印度教族群与少数族群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冲突频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关注印度的少数族群地位问题。莫迪执政以来,其严苛的族群政策激化了印度固有的族群矛盾。在莫迪政府加紧推行印度教民族...
关键词:印美关系 价值观分歧 人权问题 印度教民族主义 
参差不齐的牙齿是野兽和魔鬼的象征
《世界博览》2025年第4期78-79,共2页大卫·爱登堡  
巴厘岛与其邻近的其他岛屿相比,显得非常特殊,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或许可以从它的历史中寻得。大约一千年前,信奉印度教的国王统治着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参差不齐的牙齿是野兽和魔鬼的象征电岛和中南半岛,当时的首都位于爪哇岛。...
关键词:巴厘岛 印度教 麻喏巴歇 传教士 中南半岛 宗教信仰 牙齿 13世纪 
“头上花园”四季美:福建蟳埔女戴花习俗的印度教渊源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1期96-103,F0002,共9页赵洪娟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研究”(编号:23RBWJ03);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编号:tsqn202211161)的阶段性成果。
福建泉州蟳埔村有一独特习俗,即女性一年四季都要佩戴鲜花头饰,此头饰被称为“头上花园”,俗称“簪花围”。经文献、石刻资料考证和田野调研可知,蟳埔女“簪花围”习俗应为宋元时期南印度泰米尔人戴花习俗在中土之留存,此俗华化变异后...
关键词:蟳埔 戴花 泉州 泰米尔 
神秘的喜马拉雅王国——尼泊尔木斯塘行记(二)
《普洱》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李旭(文/图) 
第四天上午去的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共同圣地穆克提纳特,藏语称为“曲米嘉杂”,意思是百股泉水,也有藏文文献将之称为“解脱之境”。从卡利甘达基河畔的嘎奔尼盘山上行20多公里,海抜升到3800米,然后徒步登至圣地。像岗仁波钦神山下的塔尔...
关键词:藏文文献 朝圣 喜马拉雅 印度教 印度人 尼泊尔 
缅甸早期钱币上的图案
《大众考古》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张翔(文/图)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缅甸早期佛教艺术图像谱系整理研究(1-10世纪)”(项目编号:2020EWY009);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博士攻关项目“早期佛教建筑与雕塑的跨文化研究”(项目编号:Xd23-kb42506);上外贤达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项目编号:XD24-CPK41610)阶段性成果.
古钱币是缅甸早期(1-10世纪)历史遗存中数量最多的品类,出土于早期城址毗湿奴城(Beikthano)、室利差咀罗城(SriKsetra)、直通城(Thaton)、汉林城(Halin)等。这些钱币通常为银质,正反两面刻绘与宗教艺术相关的图案,以印度教、佛教题材多...
关键词:古钱币 历史遗存 毗湿奴 早期城址 印度教 佛教题材 缅甸 
美印关系中的印裔美国人:身份、组织与影响被引量:1
《南亚研究》2024年第4期129-154,158,共27页陈金英 潘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批准号:23VMG039)的阶段性成果。
过去二十年中,印裔美国人在美国政治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以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和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渗透到美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和美印关系发展中。前者以支持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教教徒为主体,后者以反印度教民...
关键词:海外印度人 印裔美国人 印度教民族主义 美印关系 
在东方海港相遇 四翼天使与毗湿奴
《收藏.拍卖》2024年第6期86-87,共2页赖奂瑜  
据泉州民间传说,元代泉州城南一带曾有“番佛寺”在城南蒲寿庚故宅遗址的东北角,曾有一口池塘,泉州人称为“番佛寺池”。《晋江县志》亦有“番佛寺池在城南隅”的记载,这尊毗湿奴像便是在此地出土。其后,在附近的城垣基础内,又发掘出不...
关键词:出土地点 蒲寿庚 泉州人 毗湿奴 文献资料 印度教 开元寺 天后宫 
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崛起对印度产生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4年第6期78-102,156,共26页钟爱 胡文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在‘印太战略’中的作用、影响与中国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2BGJ06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泛安全化背景下中国—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ZK2024YB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2019年进入第二个任期以来,莫迪政府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的速度明显加快,不仅构建了“印度教至上”的话语体系,还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印度教特性”意识形态。受此影响,印度长期坚持的世俗主义逐渐褪色,印度教民族...
关键词:印度教民族主义 莫迪政府 印人党 世俗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