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

作品数:747被引量:205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汉虹张燕平彭兴民郑益兴王有琼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楝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17年第6期921-928,共8页彭兴民 吴疆翀 郑益兴 罗彰 赵保荣 赵培仙 张燕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515;3127071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1B04)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方法,并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方法]以印楝药用优树和平均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完全谱系设计建立无性系品比试验,采用重复力估算法在表型水平上对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
关键词:农药型印楝 无性系 种子农药品质 方差分析 重复力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被引量:4
《中国南方果树》2017年第5期154-158,共5页李一兵 龚桂芝 彭祝春 王炯 董倩倩 王艳杰 洪棋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2B02);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cstc2014jcyjA80037)资助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高含氧的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部分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癌、抗菌、抗炎、昆虫拒食等生物活性,并作为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本文主要对该类物质在芸香...
关键词: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柑桔 印楝 植物保护 昆虫拒食活性 
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第5期794-796,共3页王国迪 洪文英 吴燕君 林文彩 章金明 
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0432B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6)
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后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竹醋液300倍液对10%印楝素原药增效作用不显著;添加竹醋液100~300倍液对0.6%楝素制剂均具有增效作用,但以100和200倍液为佳。
关键词:竹醋液 印楝素 楝素 小菜蛾 生物活性 
干热河谷地区印楝林农复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
《广西林业科学》2017年第2期201-205,共5页许冰 彭兴民 封超年 张燕平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1B04)
以现有5种主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5种主要印楝农林复合模式的印楝生长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讨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对印楝生长结实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与印楝纯林相比,印楝与其它物...
关键词:印楝 林农复合栽培模式 生长 经济效益 
印楝属植物表型变异分析被引量:2
《林业科学研究》2016年第2期162-166,共5页朱利利 吴疆翀 彭兴民 郑益兴 张燕平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1B04)
[目的]结合分子数据确定印楝属内3个种及云南省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的变异类型,特别是变异类型的遗传背景及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方差分析、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引种栽培的印楝、泰楝、菲楝以及引种栽培过程中发...
关键词:印楝属 形态特征 聚类分析 变异程度 自然杂交 
印楝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林业科学研究》2015年第6期767-774,共8页彭兴民 吴疆翀 王有琼 郑益兴 马李一 张燕平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8B030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1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10)
在云南印楝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实生株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系统聚类和重复力估计,定性、定量分析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栽培...
关键词:印楝 遗传资源 印楝素 遗传多样性 重复力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5
《林业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464-472,共9页彭兴民 吴疆翀 王有琼 郑益兴 马李一 张燕平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8B030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1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10)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
关键词:印楝 表型选择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印楝嫁接技术研究被引量:2
《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39-41,48,共4页起国海 许冰 朱利利 张燕平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印楝材用和药用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No.2012BAD21B0402)
研究3种嫁接方式(劈接、切接和芽接)以及3种不同砧木大小(小于0.5 cm、0.5~1 cm、1~1.5 cm)和3个不同无性系(LD0505、LD0507和LD0509)对印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子,其次是砧木的大小...
关键词:印楝 砧木 嫁接技术 成活率 
云南引种印楝实生栽培种群表型的地理变异被引量:5
《林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399-405,共7页彭兴民 吴疆翀 郑益兴 张燕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1B0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8B0302)
采用形态学标记,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和巢式设计,沿印楝云南分布区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布点调查和采样,测量9个种群90个单株14个形态性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云南分布区印楝表型的地理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印楝种内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
关键词:印楝 栽培种群 地理变异格局 环境因子 多元分析 
元谋干热河谷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13年第8期1959-1966,共8页郑益兴 吴疆翀 彭兴民 张燕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1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21B04)资助
应用临界值浓度法、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等叶片营养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的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份所采集的印楝叶片其养分含量与印楝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获得印楝高产...
关键词:印楝 营养诊断 产量 印楝素含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