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硬化行为

作品数:41被引量:22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桦蔡志辉刘伟李国平包晔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冶金(内蒙古)》《钢铁》《四川冶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HSn70-1锡黄铜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搅拌区的强化机制和应变硬化行为
《焊接学报》2024年第1期17-22,I0004,共7页许楠 张柏硕 齐天祥 刘朝阳 徐玉缀 宋亓宁 包晔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145);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BK2021106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采用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对2 mm厚的HSn70-1锡黄铜进行对接焊接,并获得了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分析搅拌区的微观组织及其对强化机制和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冰乙醇混合...
关键词:锡黄铜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强化机制 应变硬化行为 
退火温度对钽纤维用高纯钽棒再结晶织构及力学行为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年第8期2869-2875,共7页康彦 张小庆 钟凯 单智伟 
军队后勤开放研究科研项目(BY218C005)。
对冷变形后的高纯钽棒进行不同温度(850~1050℃)的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后的微结构及织构演变规律、再结晶形核与取向的依赖性以及再结晶组织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变形组织呈{100}和{111}取向分布的纤维状结构,以(001)[110]...
关键词:高纯钽 退火温度 再结晶织构 力学性能 应变硬化行为 
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双相管线钢的应变硬化行为被引量:4
《材料研究学报》2022年第8期561-570,共10页荀雨 严伟 史显波 章传国 单以银 杨柯 任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300);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MEA-K201901,SKLMEA-K202002)。
对X70管线钢进行临界区热处理,制备出四种铁素体/针状铁素体(PF/AF)体积分数不同的双相管线钢。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PF含量对这种双相管线钢的晶粒尺寸、大角度与小角度晶界的比例以及几何必要位错密度(GND)的影响;通过Hollomo...
关键词:金属材料 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双相钢 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分数 修正C-J分析 应变硬化行为 
不同强度级别双向钢的应变硬化行为被引量:3
《河北冶金》2021年第12期16-19,共4页张茜 王玉慧 刘淑影 
根据Crussard-Jaoul(C-J)分析和微分形式的Hollomon方程得到的瞬时应变硬化指数,结合显微组织,研究了不同强度双相钢的应变硬化行为。结果显示,随着强度的增加,双相钢中马氏体含量也增多,C-J曲线的拐点向低应变方向移动;590 MPa以下低...
关键词:双相钢 强度 C-J曲线 应变硬化 双屈服 马氏体 
淬火-碳分配-回火工艺对中碳贝氏体钢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
《四川冶金》2021年第5期33-36,共4页李万东 
为了研究中碳贝氏体钢的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测试等手段观察分析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中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并且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了试验钢的不同应变硬化指数(n)。结果表明...
关键词:中碳钢 热处理工艺 拉伸性能 应变硬化指数 
温度对QP钢应变硬化行为影响研究
《冶金管理》2021年第7期22-23,共2页王岗 安剑 郝彦荔 刘磊 
经过"淬火-碳配分"工艺获得的QP钢,其微观组织中适量残余奥氏体产生的相变强化提高了材料的高强度和塑性,使其成为了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中,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单向拉伸实验获得了QP980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且结合相变行...
关键词:QP钢 温度 应变硬化 
1300 MPa级Nb微合金化DH钢的组织性能被引量:15
《工程科学学报》2021年第3期392-399,共8页梁江涛 赵征志 刘锟 韩赟 潘辉 惠亚军 曹荣华 路洪洲 郭爱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资助课题(2017YFB0304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028);中信铌钢发展奖励基金资助项目(2017FWNB3077)。
设计了不同相构成的超高强DH钢,抗拉强度均大于1300 MPa,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极少量碳化物构成.对比了不同相构成对超高强DH钢力学性能和应变硬化行为等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度DH钢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
关键词:超高强DH钢 马氏体 铁素体 残留奥氏体 力学性能 应变硬化行为 
微观组织对镁合金FSW焊缝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焊接学报》2020年第11期7-12,I0001,共7页许楠 冯若男 宋亓宁 包晔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145);常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CJ202000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B200202229)资助项目.
采用传统搅拌摩擦焊和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对3 mm厚的AZ31B镁合金进行焊接.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静拉伸试验研究焊缝区的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二氧化碳不仅降低焊接峰值温度,还提高焊后冷却速度.焊缝...
关键词:镁合金 搅拌摩擦焊 微观组织 应变硬化行为 力学性能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DP590应变硬化行为被引量:1
《汽车工艺与材料》2020年第5期48-51,共4页欧阳页先 
通过室温拉伸、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热轧双相钢和冷轧双相钢的应变硬化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工艺获得的双相钢的应变硬化行为均表现为三阶段特点。不同阶段,应变硬化行为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双相钢中马氏体含量...
关键词:双相钢 应变硬化 马氏体 
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行为被引量:3
《锻压技术》2019年第11期181-185,190,共6页翟永臻 袁建路 赵英利 嵇爽 张坤 裴建明 
为研究冷变形及碳含量对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的影响规律,选取2种碳含量和6种变形量的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结合实验结果及微观组织分析,得出结论: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
关键词: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碳含量 变形量 拉伸实验 微观组织 加工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