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荷风

作品数:110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晓波赵春秋蔡珊珊张祺飞彭德全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族与民族:论永井荷风史传小说《下谷丛话》中的双重主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张祺飞 周异夫 
永井荷风由文明批评转向史传创作后,写下了其创作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史传小说《下谷丛话》。该作品在“诗与真”的双重构造之下,呈现出“个人家族层面的寻根问蒂”和“时代遗民视角的抚今追昔”两种史传文学的应然面相;又在历史文化...
关键词:《下谷丛话》 家族史传 文化叙事 文化结构 
花魁与女衒:“吉原”浮世梦一场
《看世界》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林奕辰 
数百年来,“吉原”就是江户夜生活的代名词。此地聚集当时最流行的事物,也发展出新的艺术与文化,影响整个社会。而这一切风光华丽的背后,藏着多少吉原女人的辛酸。邻近东京地铁日比谷线的三之轮站,有座名为“净闲”的寺院,明治时期的著...
关键词:浮世 明治时期 永井荷风 夜生活 艺术与文化 东京地铁 小说家 
《荷风细雨》艺术特征探微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26-28,共3页胡峥 
永井荷风的《荷风细雨》,营造了一种如绵绵细雨般细腻且温柔的氛围,使人读来感觉轻盈流畅,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梦境之中。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其在艺术构造上的独特手法。首先,永井荷风擅长运用空间变换和时间跳跃的手法,来描绘同一景物在不...
关键词:《荷风细雨》 永井荷风 物哀 
永井荷风后期文学中的“江户情趣”与反讽叙事
《世界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209-216,共8页刘金海 
永井荷风是日本近代文学耽美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生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回避直接批判而多采用隐喻和反讽的创作手法。因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永井荷风晚年转向江户艺术,后期创作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荷风文学的“江户情趣...
关键词:永井荷风 江户情趣 反讽叙事 现实批判 
规训与反抗:《地狱之花》女性身体书写
《绥化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54-56,共3页王梅 秦雪 
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面上项目)(LJKMR20221532)
日本作家永井荷风于1902年发表的小说《地狱之花》讲述了常滨园子进入被称为“地狱”的黑渊家担任家庭教师并与黑渊一家交往的故事。在高等女子教育的“询唤”下,园子接受明治社会“贤妻良母”的国家意识形态。然而,突发的性暴力事件使...
关键词:永井荷风 《地狱之花》 女性身体“ 询唤” 规训 
大雪纷飞日 袖手旁观时——在永井荷风的东京
《散文(海外版)》2023年第9期59-64,共6页
大雪纷飞日袖手旁观时我对东京街道的迷恋,发端于永井荷风的《晴日木履》。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读到永井荷风的发小井上哑哑曾经在雪日赋的那首短诗,“大雪纷飞日,袖手旁观时。”真是让人为之一振并悠然微笑的妙句啊。东京是一个非常适...
关键词:永井荷风 高架桥 悠然 东京 
从《背阴之花》中看永井荷风的现实矛盾
《莲池周刊》2023年第38期49-51,共3页王颢霏 
形影相吊是永井荷风文学创作中的常用技法,《背阴之花》中的重吉和塚山都被认为是永井荷风自身的投影。本文以重吉和塚山都是永井荷风的自身投影为基础,探究二者人生观的分歧点,从而揭示出永井荷风自身的现实矛盾。永井荷风一方面积极出...
“语境”与“环境”
《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9期40-40,共1页林云柯 
在《声的资本主义》中,吉见俊哉借日本文学家永井荷风的经历,例证了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种对广播的厌恶之情,后者对隔壁响起的收音机之声感到异常难耐,甚至会用火箸敲击火盆的声音来掩盖。但同时,荷风对巷尾的一般噪声不会如此厌恶,在...
关键词:永井荷风 场域性 广播 二维平面 收音机 声音 
哀婉与幽玄——永井荷风笔下的自然审美书写
《宜春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85-89,共5页袁晓婷 
在日本文学中,哀婉与幽玄是独特的审美范畴。哀婉与幽玄代表着对自然细致的感受与抽象化的情感,包含了对自然事物的喜爱、赞赏与无奈。这种复杂的感情融汇在日本的审美意识之中,成了日本文人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这一方式在永井荷风的...
关键词:哀婉 幽玄 永井荷风 自然审美 
永井荷风《地狱之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海外文摘》2023年第6期14-16,共3页王心雨 
日本作家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通过叙述女性面对现实困境的成长历程,抨击了明治时期的社会观念,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通过解读《地狱之花》的女性形象,旨在进一步认识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的思想观念以及女性生存所面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