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

作品数:10135被引量:310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倩红张平胡浩徐新傅有德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读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往尊严之路
《读书》2025年第3期125-130,共6页周积明 
一九四一年底,茨威格完成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他与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穿戴整齐地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死于昨日世界》的作者李静睿指出,与...
关键词:茨威格 绿蒂 伊丽莎白 集中营 服毒自杀 波利斯 犹太人 
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世纪吗?
《读书》2023年第5期115-122,共8页梁展 
一九一七年六月,犹太裔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为了摆脱埃及民族主义风暴给外国人带来的不安,母亲带着两岁的他乘坐意大利的“赫勒万号”邮轮来到她坐落在亚得里亚海边的故乡--奥匈帝国的的里...
关键词:霍布斯鲍姆 亚历山大城 奥匈帝国 艾瑞克 犹太裔 港口城市 的里雅斯特 二十世纪 
已无船舫犹闻笛
《读书》2021年第9期78-83,共6页徐跃 
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门类,配乐大师约克·巴里说:"音乐的功能就是替电影添上一抹香味,将一切的情绪统合起来了。"从电影产生以来,影坛产生了无数的配乐大师,他们才华横溢,触手成春,以音绘影,完美捕捉影像刹那的永恒,一段段优美的旋律,动...
关键词:《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的功能 威廉姆斯 电影配乐 希伯来人 一段段 艺术门类 犹太人 
女人与词语:奥兹父女对犹太传统的重释
《读书》2021年第2期48-57,共10页钟志清 
阿摩司·奥兹(Amos Oz)和范妮亚·奥兹-扎尔茨贝尔格(Fania Oz-Salzberger)父女联合撰写的文化随笔集《犹太人与词语》中译本问世以来,引发了许多读者回应。一类读者认为,这本书阅读门槛较高,不熟谙犹太文化与经典者会感到晦涩,而粗通...
关键词:犹太文化 随笔集 犹太传统 贝尔格 重视文本 犹太人 
为政治的尊严辩护——评《再生:论人类存在的政治起始》
《读书》2019年第9期72-79,共8页崇明 
再生,或者说第二次诞生,通常是某种宗教性的或者类似于宗教性的灵魂体验。这一体验并不寻常,往往令人困惑。犹太官员尼哥底母在听到耶稣谈到"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时,就不能理解,问道:"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耶稣告诉他,重生...
关键词:人类存在 再生 政治 辩护 尊严 宗教性 耶稣 犹太 
困惑时代的先知
《读书》2018年第2期93-99,共7页刘振 
一九一九年初,刚从“一战”前线回国的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完成了《救赎之星》,这部二十世纪犹太思想扛鼎之作的宏大抱负是力求凭借一种“新思想”(neue Denken)从根本上应对犹太教的现代危机。巧合的是,新教神学家巴特...
关键词:先知 二十世纪 现代危机 复兴运动 犹太教 神学家 罗森 新教 
《世界人权宣言》里的中国元素--张彭春其人、其事、其功被引量:4
《读书》2018年第1期93-101,共9页亓同惠 
背景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残害三十万中国民众,惨绝人寰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偷袭苏联,盖世太保深入苏联乡村腹地开始有计划的屠杀,累计约四百至六百万犹太人被杀害,同样...
关键词:《世界人权宣言》 中国元素 “南京大屠杀” 张彭春 中国民众 盖世太保 犹太人 制造 
如何讲述八百年前的犹太商人
《读书》2017年第12期53-61,共9页岳秀坤 
阿米塔夫·高希大概是继鲁西迪之后知名度最高的印度裔英语作家,结合想象与历史,风格独特。二0一六年,他的早期作品《在古老的土地上》被译为中文,距离最初问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不过,此书在中文读者中的知名度似乎远不如他的...
关键词:商人 犹太 风格独特 早期作品 鸦片战争 知名度 印度裔 三部曲 
“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
《读书》2017年第9期28-35,共8页郝延伟 
一九二九年大萧条之前,本·伯南克(B.S.Bernanke)的祖父在纽约经营着不错的药店生意。这位前奥匈帝国军队的士兵与二十世纪初的许多犹太人一样经历坎坷——他“一战”中被俘,后流落上海、辗转法国,最终在美国安顿了下来。一九二...
关键词:无神论者 二十世纪初 经济危机 大萧条 伯南克 祖父母 犹太人 青少年 
你不可能是个例外——阿伦特笔下的一个犹太妇女
《读书》2017年第9期142-149,共8页高臻 
《拉赫尔。范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Babel Varnhage: theLife of a Jewish Woman,后简称为《拉赫尔》)是阿伦特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完成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她写作周期最长的一部。但相比于阿伦特其他著作,它并不广为人知。她...
关键词:犹太妇女 阿伦特 博士学位 赫尔 著作 哲学 精力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