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圈闭

作品数:173被引量:132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国平罗群庞雄奇姜振学陈书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圈闭群:一种可能的新油气圈闭分类方案被引量:1
《断块油气田》2010年第6期682-685,共4页王辉 黎明碧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内外大陆边缘盆地研究新进展与新成果调研"(2008ZX05030-001-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南海大陆边缘新生代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2007CB41170301)资助
在对全球大陆边缘主要含油气盆地圈闭类型及特征调研和分析后,发现目前圈闭分类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更好的指导油气勘探,提出了"圈闭群"的概念,即具有成因联系、在同一地质作用中伴生的一系列圈闭,可为构造圈闭也可为地层或(和)岩...
关键词:油气圈闭 圈闭分类 圈闭成因 大陆边缘盆地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走滑断层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20
《地质通报》2006年第9期1152-1155,共4页张延玲 杨长春 贾曙光 李明生 林会喜 刘华 
国家油气专项之<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课题(XQ-2004-03);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4)资助。
走滑构造不仅加速含油气盆地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而且在促使油气圈闭的形成过程中也促使形成圈闭中的优良储集层。在具备生、储、盖地质条件时,花状构造样式的含油气性优于其他构造样式,不仅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而且走滑断层的应力释放区...
关键词:辽河油田 走滑断层 郯庐断裂 花状构造 黄沙坨 欧利坨子 油气圈闭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特征与油气圈闭成因类型被引量:6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3-15,25,共4页黄龙威 罗群 傅广(审稿)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1999043310)
以总结断裂控制特征为目的,采用盆地构造解析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特征及油气圈闭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平面展布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块的特征;纵向上分为发育深层和浅层两大断裂系统;断裂控制褶皱形成和演化;油...
关键词:断裂特征 演化模式 油气圈闭 成因类型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被引量:58
《地质论评》2005年第2期156-162,共7页罗群 庞雄奇 姜振学 
国家 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编号 619990 43 3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编号 PX0 60 696)资助的成果。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 ,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 ,强调...
关键词:优势 断面 柴达木盆地北缘 应用 轨迹 追踪 油气运移通道 不均一性 油气圈闭 不同部位 断裂分布 错误观念 勘探目标 分析步骤 含油气性 勘探成果 油气藏 断裂带 能力 气差 油源 
油气圈闭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关系探讨被引量:24
《铀矿地质》2004年第6期337-343,共7页孙晔 李子颖 肖新建 侯高文 
核工业地质局生产中科研项目(HDKY2 0 0 2 0 5 0 1 );国家科技部"973""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 )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项目(2 0 0 3CB2 1 460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伊盟隆起区 ,特别是杭锦旗至东胜一带的地层发育大量的圈闭 ,它们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本文剖析了这些圈闭的类型和成因 ,指出它们是盆地北部天然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是还原性气体的储存库和重要的扩散源 ;油气渗...
关键词:铀成矿 油气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型铀矿 交汇 北部 油气运移 关系探讨 渗出 部位 
天然气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稀有气体地球化学被引量:49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第3期157-166,共10页徐永昌 刘文汇 沈平 陶明信 郑建京 
国家"973"项目 (编号 :2 0 0 1CB2 0 910 0 )资助
稀有气体因其在化学上活性弱、在自然界丰度低、成因均与特定的核过程相关而成为地质物体地质历程的重要示踪剂。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以下简称兰州地质所 )将稀有气体引入到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中 ,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学科分支...
关键词:天然气地球化学 稀有气体 同位素 气源对比 氦同位素 流体包体 油气圈闭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主要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5
《地质论评》2002年第2期182-192,共11页汤良杰 金之钧 漆家福 卢华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编号G19990433)
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主要进展。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理论特别是板块构造理论,对于指导盆地构造研究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揭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上地幔结构、地壳结构、基底结构及其与盖层构造的关...
关键词:上地幔结构 地壳结构 基底结构 盖层构造 油气圈闭 油气运聚成藏 含油气盆地 构造分析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