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幔结构

作品数:72被引量:140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良书于大勇胥颐李华米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亚造山带南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壳幔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10期3707-3720,共14页王玉辰 滕吉文 田小波 陈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4116)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至中亚造山带的广大地区,经历了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生代陆内造山、新生代裂陷等系列重大地质事件,且该区赋存大规模能源和矿产资源、发育河套地震带,因此该区壳幔结构特征对其地质演...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阴山造山带 河套地堑 鄂尔多斯盆地 接收函数和面波频散联合反演 地壳上地幔结构 花状构造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 
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地震学报》2023年第4期628-644,共17页王薇 吴建平 蔡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117,41774102,41804057)资助.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密集流动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P波资料,采用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上地幔的精细速度结构。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地块下方存在较厚的高速异常,其中西部深度约为180 km,北部约为150 ...
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块 上地幔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 华北克拉通 地幔上涌 
地球物理综合观测揭示秦岭-桐柏-大别复合造山带地壳及上地幔结构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9期3179-3193,共15页刘巍 郭震 陈永顺 张安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41890814,U1901602);国土资源部行业调查项目子课题“秦岭及周边地区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探测”(1212011220261);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团队资助项目(KQTD20170810111725321)资助.
秦岭—桐柏—大别复合造山带(以下称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属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由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汇聚形成.对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周缘地区的研究,可以为这一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整合研究区域...
关键词:秦岭大别造山带 接收函数 克希霍夫偏移成像 H-κ叠加 联合反演 地壳以及上地幔结构 
苏鲁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结构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0年第7期2485-2494,共10页郑洪伟 李廷栋 苏刚 
国家自然基金“桐柏造山带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研究”(No.41374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C060030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Nos.DD20190448,DD20190370)。
扬子与华北板块在三叠纪的俯冲碰撞形成了著名的苏鲁超高压造山带,其板块碰撞接触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利用国家台网中心64个省台记录的1079个近震事件的10922个P波到时和251个远震事件的11931个P波到时数据,采用远近震联合反演的层析成...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 壳幔速度结构 P波层析成像 华北板块东南俯冲 地球物理 
云南及邻区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141-141,共1页李涛 付虹 
随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天然地震波波形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方向。其中,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地壳结构逐步成为地球内部物理、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少学者利用云南台网固定台站记...
关键词:云南地区 泊松比 地壳厚度 P波接收函数 固定台站 地壳上地幔结构 邻区 地震观测技术 
去除冰层对P波响应的影响来计算地壳和上地幔波速结构:以南极洲地震研究为例
《世界地震译丛》2018年第4期352-368,共17页j.h.graw s.e.hansen c.a.langston b.a.young a.mostafanejad y.park 李翠平(译) 唐茂云(译) 张天中(校) 
极地环境下进行标准的P波接收函数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厚厚的冰层里面的多次反射信号往往会掩盖来自深地下结构的P-S转换波,并增加背景噪声水平,显著降低数据的信噪比。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冰盖之下地下结构成像方法。我们利用P波响应...
关键词:上地幔结构 冰层厚度 地壳厚度 波速结构 南极洲 P波 计算 波场分解 
冈底斯中东部底垫-俯冲转换带附近地壳上地幔结构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
《地质学报》2018年第7期1335-1351,共17页史健宇 史大年 吴珍汉 赵文津 宋洋 薛光琦 宿和平 
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74109,41674099); 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903,1212011120185)共同资助成果
利用冈底斯中-东部197个宽频带天然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数据和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区域的P波速度扰动图像。层析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变化。首先,在藏南拆离系断层(STD)以北的特提...
关键词:青藏高原 冈底斯带 远震P波层析成像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地壳通道流 
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被引量:3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6期684-719,共36页王椿镛 吴庆举 段永红 王志铄 楼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014006;90914005;41474073)资助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20世纪60~70年代,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地震学家对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开展了大量的探测和研究,在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与强烈地震相关的深部构造环境...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地壳上地幔结构 深地震测深剖面 深地震反射剖面 宽频带地震台阵 地震构造背景 
远震P波接收函数揭示的张家口(怀来)-中蒙边境(巴音温多尔)剖面地壳厚度与泊松比被引量:11
《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第3期897-911,共15页龚辰 李秋生 叶卓 张洪双 李文辉 贺传松 李英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81);“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2-03,公益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11156)联合资助
本文使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算法,从张家口(怀来)—巴音温多尔一线布设的41个宽频地震台站、1年期间记录的连续三分量数据中提取到高质量的P波接收函数1844个.用H-κ扫描方法获得了测线下方Moho深度与波速比值(VP/VS)进而计算出泊松比,用...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古亚洲洋 接收函数 地壳上地幔结构 泊松比 
基于Love波相速度反演南北地震带地壳上地幔结构被引量:12
《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11期3928-3940,共13页徐小明 丁志峰 叶庆东 吕苗苗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08001和201308011)资助
收集了南北地震带区域地震台网中292个地震台站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地震波形数据,由频时分析方法提取了Love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经过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内的Love波相速度分布.根据Love波纯路径频散,采用线性反演方法对0.25°×0.25...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 层析成像 LOVE波 互相关函数 相速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