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赤潮

作品数:69被引量:72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名江颜天俞志明于仁成王丽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职业安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生物学教学》《黑龙江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海赤潮生消期典型断面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1期25-31,共7页刘超 石晓勇 黄爽 梁生康 李鸿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1)
依据2011年3-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典型断面Za的8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在赤潮生消期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赤潮爆发前颗粒有机物浓度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区,主要受陆源输入和...
关键词:有害赤潮 颗粒有机物 Za断面 分布 浮游植物 
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评估被引量:4
《水产学报》2011年第10期1582-1588,共7页江天久 李支薇 江涛 吴锋 佟蒙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073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702);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ATHAB200909);广东908赤潮灾害调查专项(GD908-01-07);广东908赤潮灾害评价专项(GD908-02-14)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9年10—11月双胞旋沟藻赤潮期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赤潮灾害发生期近岸捕捞及旅游观光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并依据在该海域从事生产活动船只吨位的大小及经营的方式,分别构建了赤潮灾害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
关键词:有害赤潮 定量评价 捕捞业损失评价 观光旅游业损失评价 
2株球形棕囊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3
《环境科学》2011年第1期225-230,共6页晏荣军 尹平河 裘俊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1CB4097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77016)
从珠海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溶藻细菌Y01和Y04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解作用时间为6 d.借助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观察Y01和Y04溶藻过程,发现2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 溶藻细菌 溶藻特征 有害赤潮 16S RDNA 芽孢杆菌 
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的去除作用被引量: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年第3期339-342,共4页黄娟 刘洁生 谭绍早 杨维东 曾晓红 李宏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1CB4097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6049;2087105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20501007);广州市环保局项目
考查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海洋卡盾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两种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和絮凝沉降作用,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相同用量...
关键词:有害赤潮 海洋卡盾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季铵盐 黏土 
有害赤潮与原生动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2008年第10期86-92,共7页张利永 颜天 周名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U073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1CB409709)
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世界频繁爆发,规模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原生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微食物环的重要组分,通过其摄食,可以将中型浮游动物难以摄食的有机颗粒、微型浮游植物和微...
关键词:有害赤潮 原生动物 相互作用 微型浮游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微型浮游生物 微食物环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对模拟食物链物质传递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07年第10期3964-3972,共9页陈洋 颜天 周名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2-YW-2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资助项目(2001CB409709)~~
研究了东海原甲藻的基本营养组成,并就赤潮密度下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在单一和混合情况下对赤潮藻→卤虫模拟食物链物质传递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其它饵料微藻相比...
关键词: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 东海原甲藻 链状亚历山大藻 卤虫 总物质转化效率 营养组成 
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研究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77-81,共5页陈桃英 颜天 刘利平 王丽平 周名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基金资助项目(KZCX2-YW-208);国家"973"项目资助项目(2001CB409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7023)
研究了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结果发现:八株产PSP毒素的亚历山大藻和两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大藻均显著抑制海湾扇贝受精卵的孵化,说明这种抑制作用在亚历山大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与PSP毒素无直接...
关键词:有害赤潮 亚历山大藻 海湾扇贝受精卵 致毒机制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34
《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7期673-679,T0002,T0003,共9页周名江 朱明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编号:2001CB409700)资助
介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即以我国赤潮高发区东海作为主要研究海域,重点开展重要有害赤潮种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适应策略研究;...
关键词:有害赤潮 东海 生态学 海洋学 
陆源输入营养盐对赤潮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8
《海洋科学》2006年第6期66-72,共7页刘亚林 刘洁生 俞志明 韩笑天 白洁 王璐 邹景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1CB409710);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50339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6030)
关键词:有害赤潮 营养盐 20世纪70年代 生态环境问题 陆源 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学 生态灾害 国际社会 赤潮发生 
硝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8
《植物学通报》2006年第2期138-144,共7页王艳 唐海溶 蒋磊 李韶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030;30470283;30370126);国家973计划(2001CB40970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5]383号);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Z02018)
以我国南海海域分离的赤潮原因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细胞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当培养基中不含硝酸盐时,藻细胞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藻细胞的生长受到限制,不...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 硝酸还原酶 硝酸盐 有害赤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