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作品数:60被引量:38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浮游植物麻痹性贝类毒素重金属产毒溶血毒素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环境学报》《分析化学》《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年第2期23-30,共8页辛全栋 李向阳 肖雪艳 于小涛 陈聚法 王新良 胡清静 江涛 母昌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专项(2019YFD09014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20603022020006)。
2020年5月底至8月初在西北太平洋海域(41°11′24″—48°06′09″N,162°15′52″—169°34′09″E)进行了2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积调查,共鉴定出6个门类,28个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66.61 ind·m^(-3).该海域浮游...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莱州湾荧光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被引量:3
《海洋科学》2022年第6期15-31,共17页洪晨飞 崔正国 白莹 江涛 胡清静 周明莹 李玉 曲克明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课题(2018SDKJ05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90612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7126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9BD004)。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莱州湾海域春季(2020年5月)和秋季(2020年10月)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来源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莱州湾海域FDOM由2类共4个荧光组分组成:C1、C4为类蛋白...
关键词:荧光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 莱州湾 
温度和氮、磷限制对南海一株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1期57-65,共9页仲云 吴海燕 江涛 郑关超 吕颂辉 谭志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160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075)。
为评估我国南海海域分布的一株产毒底栖型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HN45株)的潜在风险,在不同温度(20℃、25℃、30℃)和氮、磷限制(氮磷比:4.08、8.17、16.3、24.5、73.5、147)条件下对其进行室内培养,比较了温度和氮、磷限制对该...
关键词:利玛原甲藻 温度 磷限制 腹泻性贝类毒素 生理特征 
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1期93-100,共8页雷明丹 王朝晖 江涛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8FY1002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12)。
为了解青岛市近岸海域不同功能海区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7年11月在胶州湾、崂山近岸海域和青岛市文昌鱼保护区共采集了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生源要素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生物硅(BSi)的含...
关键词:沉积物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生物硅 青岛近岸海域 
基于SPE与SPATT的水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构建与应用被引量:7
《海洋与湖沼》2020年第2期298-306,共9页张亚亚 闫国旺 吴海燕 谭志军 张志华 江涛 李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60070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075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71262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2576号。
为实现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与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的水体中PSP检测方...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 SPATT) SP207大孔吸附树脂 监控预警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评价分析被引量:7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第1期39-45,52,共8页钟文聪 王朝晖 江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6132)
于2015年5月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分析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有机质物源的贡献以及海...
关键词:渤海中部海域 生源要素 表层沉积物 污染评价 
夏季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0
《渔业科学进展》2019年第5期52-61,共10页徐勇 江涛 杨茜 崔正国 赵俊 曲克明 
农业农村部专项“渤海生态环境监测评估”(13-Q522013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17005)共同资助~~
为了解渤海中部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3年8月采集了渤海中部海域34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检测了Pb、Cd、Hg、Cu、Zn和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Pb、Cd、Cu和Zn 4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关键词:渤海中部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养殖临近海域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种群分布特征被引量:7
《海洋与湖沼》2019年第1期129-138,共10页白美娜 江涛 陈飞羽 王朝晖 江天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2060302201800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103号;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SF2014-04号
于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在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区及邻近海域开展了为期14个月的采样调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表层水体中微微型浮游植物(0.7—2.7μm)光合色素进行测定,并应用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对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aototro...
关键词:大亚湾 自养微微型生物 光合色素 化学分类 水产养殖 
海南陵水湾与新村湾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及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7年第4期488-494,共7页王晓敏 江涛 吕淑果 吕颂辉 江天久 王朝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6103;41106110);黄海水产研究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5002);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ZDXM20120089);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K04)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连续采集海南岛陵水湾和新村湾表层水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浮游植物光合色素进行分析,运用CHEMTAX分析不同浮游植物对叶绿素a的贡献,研究陵水湾和新村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环境因子...
关键词:陵水湾 新村湾 浮游植物 光合色素 群落结构 
桑沟湾养殖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被引量:20
《渔业科学进展》2017年第3期1-11,共11页徐东会 陈碧鹃 江涛 朱琳 夏斌 韩倩 古彬 崔毅 柴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国家海洋局项目(DOMEP(MEA)-01-01;DOMEP(MEA)-02)共同资助~~
根据2014年10月、2015年3月、5月和8月在桑沟湾养殖水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营养盐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秋季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
关键词:桑沟湾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