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晖

作品数:134被引量:1568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赤潮表层沉积物浮游植物锥状斯氏藻甲藻孢囊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海洋通报》《卫生研究》《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的服装生产线员工效率预测
《纺织学报》2024年第5期183-192,共10页鞠宇 王朝晖 李博一 叶勤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21130750100)。
在服装生产线中,管理者通常凭借直觉和经验进行工人调度和工序编排,缺少基于历史生产相关数据的分析,难以进行产前预判。为此,充分利用历史生产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科学地预判工人产前效率,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首先,收集了某工厂1...
关键词:服装生产数据 机器学习 产前效率预测 递归式特征消除 柔性调度 
福建福宁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与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22年第6期1396-1404,共9页王朝晖 郑虎 王文婷 谢昌良 暨双辉 张宇宁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6141号。
孢囊是甲藻生活史中特殊的休眠阶段,被认为是赤潮发生的种源。于2018年4月采集了福建福宁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
关键词:甲藻孢囊 福宁湾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福建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研究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4期154-162,共9页王朝晖 张宇宁 王文婷 谢昌良 陈佳卓 郑虎 王军星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141)。
本研究于2016年11月在福建东山湾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了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生源要素的关系。共鉴定甲藻孢囊22种,包括自养型1...
关键词:甲藻孢囊 东山湾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浙江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2年第3期312-321,共10页谢昌良 王朝晖 王文婷 陈佳卓 张宇宁 郑虎 柏瑶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141);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8FY100200)。
目的:阐明浙江象山港海域甲藻赤潮发生潜势,为象山港的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7月采集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重点揭示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
关键词:甲藻孢囊 象山港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地西他滨暴露下2种典型甲藻生长及其抗氧化响应研究被引量:2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3期468-476,共9页赵建刚 唐涛 张建能 郭洁 王朝晖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141)。
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具有一定细胞毒性。为了解DAC对海洋环境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本文研究了DAC对2种典型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血红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的生长及其...
关键词:地西他滨 塔玛亚历山大藻 血红哈卡藻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GSH) 丙二醛(MDA) 
冰藻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4期550-554,共5页王锚婷 王朝晖 雷明丹 刘磊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正在经历剧烈的环境变化,如海冰消融、海水淡化、海平面上升、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北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地放大效应使北冰洋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冰藻作为初级...
关键词:冰藻 北冰洋生态系统 全球变暖 海洋环境 
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1期93-100,共8页雷明丹 王朝晖 江涛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8FY1002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12)。
为了解青岛市近岸海域不同功能海区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7年11月在胶州湾、崂山近岸海域和青岛市文昌鱼保护区共采集了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生源要素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生物硅(BSi)的含...
关键词:沉积物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生物硅 青岛近岸海域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评价分析被引量:7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第1期39-45,52,共8页钟文聪 王朝晖 江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6132)
于2015年5月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分析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有机质物源的贡献以及海...
关键词:渤海中部海域 生源要素 表层沉积物 污染评价 
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5
《海洋通报》2019年第6期690-697,共8页王文婷 王朝晖 刘磊 康伟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01)
分别于2016年11月、2018年4月、2016年7月、2014年11月采集了福建东山湾、福宁湾、浙江象山港以及江苏大丰港5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及含水率(MC)的含量。TO...
关键词:生源要素 沉积物 东海 总有机碳 总氮 总磷 生物硅 
黑暗、温度对锥状斯氏藻暂时性孢囊形成、存活与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19年第11期3342-3348,共7页张建能 王朝晖 郭鑫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01)资助
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是一种世界性的赤潮甲藻,暂时性孢囊是甲藻为了抵御瞬时不良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不动细胞,暂时性孢囊在锥状斯氏藻生活史及其赤潮发生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黑暗和温度(8、20和25℃)对锥...
关键词:锥状斯氏藻 暂时性孢囊 形成 存活 萌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