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孢囊

作品数:50被引量:16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朝晖齐雨藻顾海峰吕颂辉蓝东兆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海洋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多样性研究
《海洋科学进展》2024年第4期677-689,共13页高晨 王晓峰 石雅君 马元庆 隋傅 姜向阳 刘丽娟 姜会超 宋秀凯 
山东省海洋局财政项目(HYSTJCPJ2021-2023)。
2022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鉴定出35种甲藻孢囊(隶属13个属)和3种未定种,其中优势种为甲藻孢囊A型、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1)、膝沟藻(Spiniferites spp.)、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p.)、网...
关键词:甲藻孢囊 黄河口 沉积物 有毒有害赤潮 
中国四个河口潮间带甲藻孢囊多样性研究
《海洋科学》2024年第4期30-44,共15页罗芳 王玉珏 石雅君 韩秋影 顾海峰 刘东艳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402);山东省海洋局财政项目“海洋生态监测评价”(2023年)。
2014—2016年,为调查研究中国大辽河、涧河、闽江与九龙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开展了4个季度表层沉积物样品采集,通过多钨酸钠法提取甲藻孢囊后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3种(隶属16属)和5种未定种,包括自养型17种和异养型2...
关键词:河口潮间带 甲藻孢囊 多样性 环境因子 
浙江梅山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和多样性研究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冷天泽 郭卓然 邵倩文 陆斗定 戴鑫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131号,41876139号;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2J195号,2022S116号。
甲藻孢囊可以为赤潮提供种源,还可用于指示海区富营养化状态。以往对甲藻孢囊分布的研究多集中于开放性水域和自然形成的海湾中,在半封闭性人工海湾中的研究较少。梅山湾原属南北开放水域,但于2012~2017年在向陆侧建设了北坝和南坝,使...
关键词:有害赤潮 筑堤效应 半封闭人工海湾 甲藻孢囊 
深圳盐田港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6期1408-1414,共7页赵薇 周进 徐轶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126,41976155);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RCJC20200714114433069,JCYJ20200109142818589);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TEU-KLOP-K1805)资助。
为了解深圳盐田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盐田港进行了一年的季度调查,共鉴定出已知甲藻孢囊五大类36种,未知种类2种.其中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
关键词:深圳盐田港 表层沉积物 甲藻孢囊 时空分布 种源库 
福建福宁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与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22年第6期1396-1404,共9页王朝晖 郑虎 王文婷 谢昌良 暨双辉 张宇宁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6141号。
孢囊是甲藻生活史中特殊的休眠阶段,被认为是赤潮发生的种源。于2018年4月采集了福建福宁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
关键词:甲藻孢囊 福宁湾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福建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研究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4期154-162,共9页王朝晖 张宇宁 王文婷 谢昌良 陈佳卓 郑虎 王军星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141)。
本研究于2016年11月在福建东山湾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揭示了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以揭示孢囊分布与生源要素的关系。共鉴定甲藻孢囊22种,包括自养型1...
关键词:甲藻孢囊 东山湾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浙江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2年第3期312-321,共10页谢昌良 王朝晖 王文婷 陈佳卓 张宇宁 郑虎 柏瑶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141);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8FY100200)。
目的:阐明浙江象山港海域甲藻赤潮发生潜势,为象山港的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7月采集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重点揭示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
关键词:甲藻孢囊 象山港 沉积物 生源要素 有毒有害赤潮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的分布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21年第4期392-399,共8页沈萍萍 汤亚楠 李影 田雨杭 刘梦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61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5CB4529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A030313216)。
为了解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15年7月采集分析了胶州湾12个站位的沉积物甲藻孢囊样品,同时与海湾夏季、冬季的水温、盐度、水深及沉积物粒度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胶州湾水深介于4.5~2...
关键词:胶州湾 表层沉积物 甲藻孢囊 分布 环境因素 
长江口甲藻孢囊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厄尔尼诺指数关系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21年第2期78-87,共10页戴鑫烽 曾宇兰 李冬融 王鹏斌 郭若玉 王瑞芳 陆斗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140430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9D060007,LY20D060004);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英才计划项目(QNYC201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73,41876139,41676111);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9201505001)。
甲藻孢囊是一种可用于追溯环境变化历史的生物微化石,如指示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但是如何指示水体富营养化存在争议,并且如何区分甲藻孢囊中的水体富营养化信号和气候变化信号也是一个科学难题。为了研究这两个科学问题,我们利用长...
关键词:甲藻孢囊 富营养化 厄尔尼诺 气候变化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20年第8期115-126,共12页李光毅 郑崇荣 吴惠锴 杨凡 刘保清 黄龙展 陈竞武 陈云霞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8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202100)。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6大类42种和2种未知种。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数和丰...
关键词:湄洲湾海域 表层沉积物 甲藻孢囊 时空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