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分蘖期

作品数:25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育民庄占龙李义珍项守明曹涤环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共沅江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农技服务》《新农村(黑龙江)》《中国水产》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稻移栽后不同阶段栽培管理
《农技服务》2014年第5期48-48,共1页嵇明亮 
1、返青分蘖期的栽培目标和生育特点 返青分蘖期指从移栽到拔节之前这段时间,早籼稻约20天,时间短,栽培目标是培育足够健壮的大分蘖,形成合理的叶面积,积累一定数量的干物质,培植强大的根系群。栽培的关键是促进早发争多穗,培...
关键词:栽培管理 移栽 有效分蘖期 早稻 生育特点 恢复生长 返青期 分蘖盛期 
机插早稻的栽培管理
《湖南农业》2014年第4期17-17,共1页曹涤环 
机插早稻一般都是秧田期短、大田期长,秧苗叶龄一般比常规湿润秧小,其大田分蘖位延长.因此,应利用有效分蘖期长的特点,尽量争取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另外,机插稻一般播种较晚,生育期偏迟,生育进程滞后,在病虫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均...
关键词:机插稻 栽培管理 早稻 有效分蘖期 分蘖成穗率 生育进程 病虫防治 肥水管理 
水稻科学插秧技术
《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第20期148-148,共1页于英宽 刘凤君 
一、适时早插 水稻适期早插很重要,它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早栽有利于增穗增产。早插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低,主茎基部由于受低温刺激能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同时有效分蘖期时间较长,有效分蘖多,可...
关键词:水稻高产 插秧技术 有效分蘖期 科学 温度条件 最低温度 分蘖发生 生长时间 
水稻穗期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被引量: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27-27,共1页李春英 曾红艳 
一、水稻的产量构成 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是单位面积的穗数、每穗颖花数(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1、单位面积穗数 是由基本苗的主穗数和分蘖成穗数构成的。其中,基本苗数决定于种植密度及田间保苗率或成活率,因而主要决定于播种...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 水稻 有效分蘖期 产量构成因子 管理 穗期 单位面积 基本苗数 
杂交晚稻的晒田技术
《农村百事通》2012年第11期40-40,共1页谢长文 戴英红 杨芳清 
杂交晚稻要高产,适时适度晒田很重要,"谷好靠晒田"就是这个道理。晒田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时到不等苗晚稻分蘖期短,有效分蘖期更短。根据对双季杂交晚稻各类组合的苗情资料分析,7月中旬所栽插的迟熟品种,如"Y两优1号"、"扬两优...
关键词:杂交晚稻 晒田 有效分蘖期 技术 Y两优1号 扬两优6号 中浙优1号 迟熟品种 
杂交水稻高产施肥技巧
《农家科技》2012年第5期14-14,共1页王智 
水稻施肥,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基本经验是:基肥、追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看苗、看天、看地施肥。杂交水稻要求穗大粒多,后期吸肥力强,施氮量采用中等水平,亩施碳铵、磷肥各45-50千克,农家肥1500-2...
关键词:施肥技巧 水稻高产 杂交水稻 配合施用 有效分蘖期 施追肥 水稻施肥 施氮量 
叶面喷施高效腐殖酸液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腐植酸》2012年第2期41-41,共1页王秀芝 姜春涛 单丽娟 李晶 
为了验证高效腐殖酸液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我们于2007—2009年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叶面喷施高效腐殖酸液肥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稻的有效分蘖期、灌浆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高效腐殖酸液肥,其有效分蘖明显增加,可提高水稻产量1...
关键词:腐殖酸液肥 水稻产量 叶面喷施 有效分蘖期 腐植酸液肥 影响效果 试验 孕穗期 
怎样做到水稻适时栽插和合理稀植、浅插
《中国农业信息》2010年第5期30-30,共1页杨吉鹏 
1适时栽插 水稻适时栽插很重要,它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栽插要根据气温、苗情、茬口、劳力等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适时早栽的优点是有利于增穗增产,春夏之交前早插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低,主茎基...
关键词:水稻高产 栽插 合理稀植 有效分蘖期 浅插 分蘖发生 生长时间 干物质积累 
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分蘖构成及其成穗特性
《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闵昌宇 
强化栽培是否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及其适应性,目前仍有较多争议之处,如强化栽培所提倡的超稀植和生产应用中低分蘖成穗之间矛盾突出。在种植密度与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关系问题上,有专家认为种植密度下降、每穴分蘖数增加、最高分蘖期推...
关键词:分蘖成穗 强化栽培 成穗特性 栽培条件 杂交稻 有效分蘖期 种植密度 增产潜力 
巧施晚稻穗肥和粒肥
《农家顾问》2007年第8期29-30,共2页曹涤环 
晚稻生产季节紧。有效分蘖期短,有机肥用量少,前期气温高,肥料分解快.中后期易产生脱肥早衰现象。合理增施穗、粒肥,不仅可以促进分蘖成穗,而且还可提高结实率,是夺取晚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迟插田和土壤肥力差的田,增...
关键词:晚稻 粒肥 穗肥 有效分蘖期 有机肥用量 生产季节 早衰现象 分蘖成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