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穗特性

作品数:20被引量:1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晓华石庆华谭雪明李木英黄山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厅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贵州农业科学》《浙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迟夏直播常规粳稻品种(系)的适应性筛选被引量:1
《贵州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38-41,共4页黄正 张荣萍 陶诗顺 侯永康 胡雨寒 赖强龙 尹明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丘陵区水稻抗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YFD0301706);四川省气象局重点课题项目“四川省粮食作物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省重实验室2018-重点-05-01);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前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的油茬杂交稻减磷增效研究”(16zx7158)
为川东丘陵区及相似生态区油菜(小麦)收获后水稻直播栽培品种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参考,对12个常规粳稻品种(系)进行超迟夏直播(正常播种时间为5月10左右,试验播种时间为6月7日)大田试验,研究超迟夏直播常规粳稻的生育进程、分蘖成...
关键词:常规粳稻 超迟夏直播 生育进程 分蘖成穗特性 产量 
播种量对机插双季稻分蘖及成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207-218,共12页谭雪明 彭龙龙 李木英 石庆华 潘晓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7B12)~~
为明确机插双季稻育秧合理播种量,选择用双季早、晚稻共4个品种,各5个播种量处理,探讨育秧播种量对机插稻分蘖和成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和栽后分蘖、成穗均受到育秧播种量影响。秧苗干质量和假茎宽因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小。漏...
关键词:双季稻 机插 播种量 分蘖 成穗 
不同粳稻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A02期20-22,26,共4页李培德 刘凯 徐华山 杨国才 陈志军 周雷 闸雯俊 李三和 游艾青 
七大作物育种-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406);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BA086);国家"863"计划项目(2014AA10A604-3)
研究了不同粳稻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表现,并对湖北省中粳选育提出见解。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产量构成因子中,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间有效穗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常规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大于杂交稻品...
关键词:粳稻 杂交稻 常规稻 产量 
播期对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及成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第5期656-665,共10页王思宇 荣晓椒 樊高琼 吴舸 胡雯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0);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7);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
为探讨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与成穗规律,了解穗数形成的制约因子,在四川两个典型小麦生态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中丘陵区),以主推品种川麦104(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川农30为材料,通过定点调查茎蘖动态,以及定株调查分蘖发生、消亡时间和叶位...
关键词:小麦 播期 分蘖发生 分蘖消亡 分蘖成穗 
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被引量:16
《作物学报》2016年第3期427-436,共10页吕伟生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李木英 胡水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C500244);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KJLD12003);江西省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专项(JXARS-02-03);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4-B034);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为精确定量机插早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4个早稻(株两优30、株两优189、中嘉早17和嘉早311)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结果表明,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第...
关键词:机插早稻 分蘖特性 成穗规律 基本苗 参数 
基于机插晚稻分蘖成穗特性获取基本苗定量参数被引量:12
《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吕伟生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李木英 胡水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C500244);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KJLD12003);江西省水稻产业体系专项(JXARS-02-03);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4-B034);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为精确定量机插晚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3个晚稻(H优518、H优159和五优308)高产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晚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结果表明,机插晚稻1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
关键词:农业机械 农作物 机械化 机插晚稻 分蘖特性 成穗规律 基本苗 参数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年第6期659-672,共14页吕腾飞 周伟 李应洪 张绍文 李玥 孙永健 马均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5;2012BAD04B13;2013BAD07B1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NZ0040;2014NZ0041;2014NZ0047);四川省育种攻关专项(2011NZ0098-15)
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 d...
关键词:杂交稻 长秧龄 分蘖 成穗率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21期14-18,共5页李娜娜 宫永超 蒲艳艳 张晓冬 贾文斌 辛富刚 裴艳婷 丁汉凤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近六十年主推小麦品种磷效率演变及磷高效品种的筛选与利用"(2012G002103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本地与引进种质资源高效结合与利用研究"(201303007);"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小麦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2013BAD01B02-13);"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黄淮海平原区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07);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2012LZ01-01);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示范"(2012CX90204)
分蘖成穗是小麦高产栽培中决定群体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穗型冬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其调节机理,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研究归纳了遗传因素、群体环境因素、内源激素等方面对不同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后...
关键词:小麦 穗型 分蘖成穗 
小麦分蘖及成穗特性研究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4期168-169,共2页张永江 王文新 徐燕 姚存章 罗学超 袁宏峰 
研究了春性小麦扬麦16号分蘖、成穗特性与基本苗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的总叶片数随基本苗减少而增多。在45~135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主茎的出叶速度不受基本苗多少影响,基本苗大于135万株/hm2,主茎的出叶速度加快。基本苗越少,分蘖...
关键词:小麦 基本苗 分蘖 成穗特性 
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分蘖构成及其成穗特性
《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闵昌宇 
强化栽培是否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及其适应性,目前仍有较多争议之处,如强化栽培所提倡的超稀植和生产应用中低分蘖成穗之间矛盾突出。在种植密度与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关系问题上,有专家认为种植密度下降、每穴分蘖数增加、最高分蘖期推...
关键词:分蘖成穗 强化栽培 成穗特性 栽培条件 杂交稻 有效分蘖期 种植密度 增产潜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